图片来源:
知乎
原文信息:
Giorcelli, M., & Li, B. (2021).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arl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No. w29455).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inteco.2021.103445
推文作者有话说
尽管“156项重点工程”援助对新中国工业化发展影响深远,但少有研究涉及该项目。近期,Giorcelli(UCLA)与李波(清华大学)收集了项目历史数据,探究苏联项目援助对中国工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横向和纵向溢出效应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转移的互补效应等。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起源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战争、政局不稳和军阀割据,中国工业建设依然难成气候。因此,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净产值45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仅12.6%,是不折不扣的农业国。
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此期间,缺乏资本、技术和知识的中国,接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设备和知识援助。该援助便是著名的“156项重点工程”,156项工程以军工、能源和机械为主,涉及900余个大中型项目。
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当时的企业名称、生产产品、厂址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外,156项援助中包含大量军工企业,因此企业信息长期处于封锁状态,军转民之后,资料也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因此,作者在收集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是否完整接受苏联技术援助的过程应当是非常艰辛的。
01
引言
技术转让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能帮助欠发达国家追赶最先进国家。但现有研究却缺乏因果证据,使用RCT识别因果效应的文章则存在小样本、短时间、难以评估溢出效应的问题。此外,技术转让中“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也知之甚少。
本文利用苏联援助项目这一历史事件,研究技术转移对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果效应。1949年,中国建国之初,以农业发展为主。为促进中国工业发展,苏联与中国签订援助协议,实施“156项技术援助项目”。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完整的”,即苏联向中国提供先进机器和设备,以及技术援助和知识并对中国工程师展开培训;另一部分则是“部分的”,即苏联只提供机器设备,而缺乏任何形式的技术和培训。
文章从历史档案收集获得批准的“156个技术转让项目”信息,并将相关地点、行业、规模及是“完整的”还是“部分的”等详细信息数字化。然后,文章将工厂、企业数据与之前未被解密的数据相匹配。
文章识别依赖于1959年中苏政治的紧张局势。中苏合作结束前,部分项目接受了苏联援助,由苏联和中国合作完成,可作为处理项目。中苏关系破裂后,原本计划援助的部分项目只能由中国独立完成,可作为对照项目。处理项目和对比项目的经济特征非常相似,并且援助与否并不取决于项目特征或所在省份经济特征,而是由于中苏合作过程中的分歧。此外,文章还使用项目延迟来衡量接受苏联技术转让的概率,该种延迟直接影响项目在中苏关系破裂前还是后完成,但却与项目特征无直接关联。
文章发现了如下三个结论:首先,利用1949-2000年钢铁行业的工厂数据(因为苏联向中国钢铁行业援助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发现技术转让对工厂绩效有较大和持续影响。在产出数量和质量、工人投入相似条件下,相较于对比项目下的工厂,处理项目的工厂平均每年生产效率提升23.5%。原因在于,处理项目下的工厂使用苏联提供的先进机器设备和现代化生产流程。在1985年中国逐渐对外开放阶段,处理组工厂同样通过技术引进更新了设备,雇佣了更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
其次,1985、1998-2013年期间,企业层面的数据不仅证实了技术转让的长期效果,更进一步表明:相较于对照企业,处理企业以更低成本生产,产品总数和新产品更为多样,并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出口。将处理企业、对照企业与中国其他企业对比,发现处理企业表现更好。此外,在中国2005年私有化浪潮之后,私营企业比处理企业拥有更高附加值和生产力,但处理企业仍比未私营化的企业拥有更高生产力。
最后,接受完整技术转让(机器设备+技术和人员培养),而非部分技术转让(仅机器设备)的工厂拥有更高的生产力。由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性,使拥有完整技术转移的工厂生产速度更快、产出更多、质量更好、雇佣更多工程师、有更多产品和出口。这说明,接受特定知识培训与物质资本相辅相成。
此外,文章还做了提出并回答了如下三个问题。(1)技术转让的目标是建立大型工业体系,实现当工业发展,那该计划是否实现了地理上和行业间的溢出效应?(2)2005年私有化浪潮对处理组企业及处理组企业所在区县存在何种影响?(3)1950-2000期间苏联技术转移对中国经济总体增长率存在何种影响,能否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文章存在如下三个贡献:首先,对研究技术采用在国家间传播的文献有所贡献。与以往文章不同,作者研究国际技术转移对早期工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完整的和部分的技术转移使得作者能够识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转移的差异化影响。
其次,对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存在贡献。以往大量文献研究了工厂开设的外溢效应、技术外部性、工人流动性、及管理知识传播等,作者则依托中国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背景,对上述研究进行补充。
最后,文章对研究二战后国际技术项目转移的经济史文献有所贡献。许多研究已对美国技术转移的效应进行了评估,但该文是第一篇对苏联技术转移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
历史背景与援助项目
02
01
中苏合作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国际秩序出现,为实现国际霸主地位,两国都通过向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提供援助以得到支持。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1948-1952),苏联则是莫洛托夫计划(1947-1949)。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模式,为中苏合作提供了制度基础。1950年2月14日,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两国大规模经济和军事合作开始。作为对中苏合作的回应,美国及其盟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并停止了与中国的贸易活动(表明中苏合作期间,中国不可能从别国获得技术和设备支持,也不可能通过贸易获取设备)。
02
技术转移项目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分之二的产出来自农业,不到五分之一来自工业,只有10%的产出使用现代方法生产,而90%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业。
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但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专业知识,中国难以独立完成该目标。因此,中国极力请求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1950-1957期间,两国达成“156个技术转让项目”协议,包括大规模重工业建设和资本密集型工厂,包含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炭、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和军用产品等行业。投资总额达202亿元(相当于2020年的800亿美元),占194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5.7%和工业产值的144.3%。
“156项技术转让项目”包括“完整技术转让”和“部分技术转让”。“完整技术转让”的援助相当全面,从勘探和调查地质条件、选择厂址、提供设计、指导施工方面的技术援助,到提供安装机器设备、提供工业产品和培训中国人员。但“部分技术转让”只提供机器设备,没有提供产品设计也没有为中国工程师提供培训。
厂址选择值得着重讨论,苏联援助的工厂位置是根据地质条件和自然资源获取,而非经济条件。煤炭、矿产和水被认为是重要投入,例如,铜的冶炼必须要建在铜矿上,技术上需要保证风量、风温和产品标准。而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并非人为或人造。此外,由于对口援助的产业多与国防和军事相关,为保证安全,选址多集中于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陆地区(陕西、山西、甘肃、湖北)
通过该计划,中国部分行业得到了苏联最先进的技术。例如,50年代,苏联建造并运营了世界上最好的高炉,并允许中国使用。
03
项目执行遇到的问题
第一,由于双方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技术转移项目的实施比预期计划慢得多。由于中国“要的太多了,太快了”,而苏联设备储备有限,而未能如期完成项目。
第二,由于中国专家未完全清楚自身需求,缺乏同行经验,而造成了计划延误。因此,项目预期长度为2.9年,实际完成时间则为5.3年。
04
中苏关系破裂
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他的诉求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相悖,最终导致中苏合作于1963年正式结束。
实际上,在合作正式结束之前,技术转让计划的范围便已经大大缩小。1960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并中断了机器设备供应。最终中国与苏联合作完成了80个项目,剩余59个已批准项目,只能由中国独立完成。
03
数据使用及特征事实
01
技术转移项目
项目援助数据。1950-1958年期间,苏联对中援助项目156个,最终批准139个,作者数字化了如下信息:项目名称、地点、工厂名称、行业、规模、产能、项目是苏联援助下完成还是中国独立完成、项目是“完整的”和还是“部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档案局。
部分特征事实:139个批准项目中,有80个(57.55%)是中苏关系破裂前完成,59个(42.45%)是中苏关系破裂后完成。完整技术转移项目有83个(59.7%),部分技术转移项目56个(40.3%)。技术转移项目涉及大型工厂建设,平均雇佣27690名工人,总人数约为400万,该数字相当于整个工业部门就业人数的26.6%。上述项目中,电力部门、机械部门、煤炭部门、钢铁和有色金属分别占比23%、21.6%、20.1%、14.4%和10.1%(图1)。
图1 苏联对中技术援助的产业分布
每个工厂计划投资额为5.794亿美元(按2020年价格计算),平均投资额为2020年的5.695亿美元,工厂的平均产能为每千瓦10.748万吨(参表1)。
值得一提的是,处理项目和对照项目在工人数量、计划投资和实际投资额、产能等特征方面存在相似性。主要的区别在于完成时间的延迟,中苏合作的项目平均延迟了2.9年,而由中国独立完成的项目则延迟了5.3年。
表1 援助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02
钢铁工厂数据
94家钢铁工厂数据。作者手工收集了1949-2000年期间中国运营的94家钢铁厂数据,包括钢铁产品数量和类型、投入利用率、使用机器、资本、固定投资、利润、工人数量和类型(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使用工厂名称、地点、县和省的信息,作者将参与技术转让的20家钢铁厂信息与上述指标相匹配。数据来源于钢铁协会编撰的年度报告。
03
企业级数据
(1)7592家工业企业数据。作者根据中国第二次工业调查整理了部分工业企业数据,包括产量、销售额、利润、固定资产、原材料、工资总额、员工人数、成品库存、主要产品、生产设备和成立年份。进一步地,使用工厂名称、地点和省份,将1985年参与技术转让的139家企业与上述指标进行匹配。该篇文章是第一篇系统使用1990年代中国钢铁厂和公司级数据的论文。数据来源于1985年中国第二次工业调查。
(2)1998-2013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04
宏观统计数据
1949-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作者收集了省级层面的GDP、人口、资本、投资和工人数量。
04
识别策略
01
基准回归模型
如前文所述,部分项目在中苏关系破裂前完成,因此,视为接受了苏联技术援助。而部分项目在中苏关系破裂后由中国自主完成,这取决于项目批准时间和不可预见的意外,而非项目属性。作者据此评估了技术转移项目对工厂表现的影响(作者全文同时使用1949-2000期间的钢铁厂数据及1985、1998-2013的企业数据进行回归):
其中,treatment表示是否是中苏合作完成项目,是为1 ,由中国独立完成项目则为0。作者控制了行业-年份固定效应。对于企业层面数据,使用企业层面聚类稳健标准误。使用wild bootstrap解决“small number of cluster”的问题。
为排除省份经济特征对项目落地和项目延迟实施的影响,作者使用每个省批准项目份额和项目平均延迟时间对省份经济特征进行回归。结果参表2,GDP、产业结构、工人数量等特征皆不显著,说明项目厂址选择及项目延迟时间并非取决于省份经济发展水平。
表2 排除省级经济特征的干扰
02
IV估计
作者使用项目完成的实际年份和计划年份之差,作为是否与接受项目援助的工具变量。就相关性而言,最终项目完成概率取决于项目是否延迟,延迟可以预测一个项目是否在中苏合作终止之前完成(参表3)。就排他性而言,项目延迟完全是因为项目被批准之后出现的不可控因素,与项目特征不相关(参表4)。
表3 相关性检验
表4 项目特征对项目延迟的影响
05
技术转移的影响效应
作者在本节中同时考虑技术转移对钢铁厂、其他企业的影响,同时使用OLS和2SLS回归。其中,钢铁行业使用从工厂开业到2000年的数据。其他行业则使用1985年工业调查数据,及1998-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库。
01
钢铁行业的回归结果
钢铁行业产量和生产力的回归结果参表5和表6(Panel A),从工厂开业到2000年期间,处理工厂生产的钢铁数量(Log Steel)、生产力总量(TFPQ)高于对照工厂,且生产力总量的增加主要是由钢铁生产数量增加驱动。
钢铁行业生产质量的回归结果参表5-6(Panel B),处理工厂增加了对粗钢(Log C.Steel)的生产(质量较好的钢),减少了生铁(Log Pig Iron)产量(碳含量高)。此外,处理组工厂还增加了对先进炼钢技术(列3-6)的使用。
钢铁行业人员需求的回归结果参表5-6(Panel C),处理组工厂的工程师就业人数(%Engineers)增加了9.7%(列1),高技能技术人员(% Tech)增加了4.4%(列2),非技能工人(% Unskilled)减少了14.2%(列3),这可能是因为新机器设备需要更多高技能劳动力,减少了对非熟练工人需求。
表5 技术援助对钢铁行业的影响(OLS)
表6 技术援助对钢铁行业的影响(2SLS)
02
企业层面的中长期影响
企业层面的回归结果参表7,无论是1985年工业调查截面数据,还是1998-2013的长期回归,都表明:处理组企业的增加值(Log Value Added)、生产力(Log TFPR)高于对照组企业(Panel A-B 列(1)-(2) (7)-(8))。上述结果证明了技术转移对企业绩效的长期影响。
此外,使用工企数据,还发现:处理组企业的生产成本更低(Log Costs)、生产产品多样化程度(Log Products)、新产品增加值(Log Value New Prod)及出口额(Log Exports)都更高(Panel C 列(1)-(8))。
表7 技术援助对企业的影响(OLS和2SLS)
03
处理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对比研究
作者进一步将处理组企业与中国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发现,处理组企业在增加值、就业、资产和生产力方面优于其他企业(Panel A-B 列(1)-(4))。此外,作者还发现,2005年之后出现的私有化浪潮,使私营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生产力。
表8 与其他企业的对比研究
04
“完整转移”和“部分转移”的差异化影响
除物质资本转移外,人力资本和知识的转移对企业绩效亦有很大影响。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中苏间存在的其他不可预测的意外,导致部分行业只接受了设备转移,而未能得到人力资本和知识支持,这为作者研究“完整转移”和“部分转移”的效果差异提供了机遇。识别模型如下,Complete TT表示,当接受完整技术转移时取1,否则取0。
回归结果参表9-10,接受完整项目转移的钢铁厂在产品数量、质量、先进技术使用、人力资本雇佣方面表现更佳(具体结论不再赘述)。
表9 完整与部分技术转移的差异化研究(钢铁 OLS)
表10 完整与部分技术转移的差异化研究(钢铁 2SLS)
接受完全转移的企业也拥有更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力,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多的产品、新产品产值及出口(参表11)。
表11 完整与部分技术转移的差异化研究(企业层面)
此外,作者还发现,接受完全技术转移的工厂,项目影响早在第二年就开始显现,但接受部分技术转移的工厂,项目影响则需等到第四年。“完全接受”的工厂,其生产力在10年内持续增长,并比接受部分转移的工厂拥有更高的生产力。上述结论表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互补的重要性。
图2 完整转移和部分转移的互补效应(钢铁行业)
05
溢出效应
技术转移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当地工业发展,为检验项目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作者对项目产生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
(1)地理-行业溢出
在项目开始之后,处理企业附近10公里内、10-25公里、25-50公里范围内的新建企业增加,但对50公里之外的企业数量无影响(参表12 列1-4)。但该种地理溢出效应仅由与处理企业相关的企业驱动(上下游企业或同行企业)(参表12 列5-12)。
表12 地理-行业溢出效应
(2)横向溢出
作者建立如下模型,探究横向溢出效应。其中,Outcome指的是处理企业50公里范围内的其他企业,Close Treatment 表示是否是5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Close Complete TT Treatment则表示是否在50公里范围内靠近接受完整项目的企业。
结果表明,只有靠近接受完整技术转让的钢铁厂(或企业)附近的其他钢铁厂(或企业),其产量和生产力才会提升(参表13-14)。这与苏联培训的工程师在处理工厂和企业附近传播行业知识相关。
表13 横向溢出效应(钢铁行业)
表14 横向溢出效应(企业)
(2)纵向溢出
为探究处理工厂对上下游工厂是否具有纵向溢出溢出,作者将公式(3)中的工厂分为上游和下游企业。最终发现,上游溢出效应通过提供的投入发生,而不是由于技术或知识的转移。靠近接受完全技术转让的工厂的企业,其产量增加更多,在钢铁生产、工人数量和投入使用方面都有额外增加(参表15)。但企业层面未找到相似证据。
表15 纵向溢出效应
06
其他检验及结论
(1) 处理工厂所在县是否比控制工厂所在县面临更高的市场竞争、更高的人力资本密集度?——如果处理组所在县接受了完整技术转让,私营企业的比例将会增加,处理组所在县将会在投入和产出市场面临更多竞争。此外,处理组所在县会雇佣更多高技能工人和工程师,大学毕业生比例也更高。
(2) 苏联技术转移项目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有所贡献?——作者使用省份面板数据发现,苏联在某省的项目份额增加,将影响该省工业产出、就业率、人均GDP。每多完成一个技术转移项目,省级产出平均每年增加13.2%。一个省多获得1美元的技术转让投资,其人均GDP就增加0.85美元。1953-1978期间,项目对中国实际人均GDP的贡献约占一半,表明苏联技术转让对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06
文章主要结论与现实意义
作者使用中苏合作(苏联向中提供设备和技术)-中苏间未意料到的局势紧张(中苏合作结束),来识别国际技术转移对早期工业发展的因果效应。中苏早期计划完成“156项技术转移项目”,实际签署项目139个,但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导致最终只完成80个,剩余59个则由中国独立完成,这为研究技术转移和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然实验。
作者发现:(1)该项目对处理组工厂的绩效产生了持久影响,包括数量、质量、生产力、出口和产品种类等;(2)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转移存在互补效应,知识传播对企业表现发挥了重要作用;(3)项目产生了横向和纵向的溢出效应。
文章结论表明,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到如今,与当年接受国际技术转移支持密不可分,这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hort and long-ru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on earl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sing evidence from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Between 1950 and 1957, the Soviet Union supported the so-called “156 technology transfer projects” in China, that inv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capital-intensive plants in heavy industries, the transfer of state-of-the-art Soviet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know-how diffusion from Soviet engineers to the Chinese counterpart. We hand-collected archival data on the 156 projects that we complemented with plant, firm and provincial-level information from 1949 to 2013. To estimate the causal effect of the program we exploit that, due to unanticipated political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ome projects were built as planned with Soviet machinery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treated projects), while others were eventually realized by China only without any Soviet technology or assistance (comparison projects). We find that: (1) plants in treated projects had better performance that plants in comparison projects in both the short and the long run; (2)Soviet technical assistance diffused industry-specific knowledge through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engineers that further increased plant outcomes; (3)the program generated loca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illovers; (4)there was a substantial re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in treated project counties from state- owned to privately-owned companies after the waves of privatization started in 2005.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