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陈瑛
原文信息:David Lagakos, Benjamin Moll, Tommaso Porzio, Nancy Qian and Todd Schoellman.Life-cycle wage growth across countr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8,Vol 126,pp. 797–849.
 
导言
 
众所周知,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工资水平在个人生命周期中基本上都有大幅增长。然而,较少有证据讨论欠发达国家的情况。生命周期工资水平增长的跨国差异是理解跨国收入差异中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关键。本文整合了十七个国家多个年份的个体调查数据,衡量富国和穷国的劳动者生命周期工资增长以弥补这一研究的空缺。
 
本文作者采用三类可选择的方法衡量生命周期工资增长。第一个方法就是构建工作经验-工资水平曲线。当中经验用潜在经验的年份来测量 ,即通常研究中采用的完成正规教育之后的年数。对此种衡量方式中的测量误差,作者按每隔五年的工作经验框(experience bin)进行分类,计算相对于最低工作经验框(0-4年)的平均工资。第二个方法就是遵循Mincer(1974)工资方程控制个人受教育程度,估计生命周期工资水平在年龄上的分布(或潜在经验的分布),但年龄与时间、出生队列是共线性的。作者借鉴 Hall (1968) and Deaton (1997)的方法解决因共线性问题而使得经验、出生队伍与时间的效应不能识别,采用面板估计经验回报率的方法进行出生队列和时间效应的区分。第三个也是首选的方法就是基于Heckman, Lochner and Taber (1998)(后简称HLT)关于生命周期工资增长理论的基本预测,即在个人职业生源的早期工资水平应该是很少或根本没有增长,在个人生命周期终点时,经验的工资效应同样应该很少或根本不存在。作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以区分工资的经验、时间与队列效应的差异。直觉上,如果跟踪不同截面不同队列的个人持续多年,那么可以同时将队列效应和经验效应剔除,这使得可以将工资变化归因于时间的影响。一旦还原了总的时间效应,就可以直接估计那些未到生命周期终点的工人的经验和队列效应。
 
本文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讨论了数据构成。第三部分描述跨国的经验-工资曲线(experience-wage profile)并发现在穷国这一曲线较为平坦。第四部分用Deaton-Hall和HLT的方法测度了经验-工资曲线。第五部分为稳健性分析。第六部分分析教育与经验的交互作用,教育在解释经验-工资曲线中的作用。第七部分解释本文的研究结果并扩展研究意义。第八部分是结论。
 
数据与识别
 
本文所用数据为17个国家的家庭调查数据。这些调查满足三个基本标准:1)具有该国代表性且至少有5000个私人部门的男性劳动者;2)具有个人收入信息;3)具有个人工作时间信息。17个 国家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识别一:作者首先构建跨国的生命周期工资增长曲线。本文采用经验-工资曲线而不是年龄-工资曲线是因为经验-工资曲线可以总结不同的教育程度下工资随生命周期演变情况,进而可以归纳在不同年龄段进行劳动力市场的生命周期工资的演化。作者对每一个调查年份的数据按5年工作经验计算均值,并将0-4年工作经验作为基准计算平均工资的相对百分比。如图所示,图1为8个核心国家的经验-工资曲线,左边为富国,右边为穷国。图2为扩展到17个国家的经验-工资曲线,并按GDP的降序从左到右排列。据图示,所有富国20年工资经验的劳动者有75-100%的是高工资。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生命周期工资增长大致介于最富和最穷国家之间。富国经验-工资曲线更为陡峭。
 
识别二:估计可调整的Mincer工资方程。作者首先估计如下方程,该方程与传统的Mincer方程有所不同,Xict为经验变量,经验与工资的关系没有限定为线性的,其次,引入队列和时间效应。
 
 
但这一估计中的共线性问题使得难以识别经验、出生队列和时间效应的作用。因此在 Deaton-Hall采用面板 数据的基础上,作者对出生队列和时间效应施以额外的线性约束。如下式所示,D_ict^x为虚拟变量,如果劳动者的工资经验在下列取值范围x∈X={5-9,10-14,….}则赋值为1,参照组为工作经验低于5年的。这一估计分析了生命周期工资增长归因于时间或出生队列效应的程度。
 
识别三:HLT方法:生命周期终点工资无增长。为进一步解开时间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的相对重要性,作者借鉴了HLT方法,即劳动者在生命周期终点时工资较少或根本没有增长。这一方法比较两个不同工作经验的队列如“新队列”与“老队列”工资增长率,假设那些“老队列”如工资经验在30-34年的劳动者没有通过经验获得工资增长,那么两个队列在考察时点的工资增长率之差可以视为是经验增长带来的工资增长。对于多个队列重复这一过程可以建立时间效应的全系列。HLT方法的结果同样表现为富国生命周期工资增长更为陡峭,穷国更为平坦。
 
基于上述识别策略作者通过考察及调整经验、年龄、教育年限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通过考察自就业、私人部门、女性就业以及兼职分析了样本选择的问题。此外,本文还考虑了教育与经验交互作用下的跨国生命周期工资水平增长的变化。最后,本文作者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搜寻匹配摩擦理论探讨了跨国生命周期工资水平增长差异的机制。
 
结论
 
本文讨论了各国生命周期工资增长是如何变化的?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经验-工资曲线总体上表现国富国是穷国的两倍。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相比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面临着更为陡峭的经验-工资曲线,而这解释了跨国总差异的1/3。作者从人力资本与搜寻匹配摩擦的理论进行了讨论与解释,认为之所以出现富国生命周期工资增长更为陡峭,是因为穷国工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本积累较少;二是穷国面临着严重的搜寻摩擦,这阻碍了工人的再配置并降低了总体生产率。
 
Abstract
 
This paper documents how life-cycle wage growth varies across countries. We harmonize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s from a set of countries of all income levels and then use these data to measure how wages rise with potential experience. Our main finding is that experience-wage profiles are on average twice as steep in rich countries as in poor countries. In addition, more educated workers have steeper experience-wage profiles on average than those with less education; this accounts for around one-third of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aggregate profiles.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ories in which workers in poor countries accumulate less human capital over the life cycle and theories in which more severe search frictions in poor countries hamper worker reallocation and lower aggregate productivity.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709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