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信息:Wang, H., Ge, C., Du, X., Feng, Y., & Wang, W. (2024). Does digital literacy reduce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y?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95, 10338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引言

打通向上流动的渠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有效降低代际收入依赖。代际收入依赖作为衡量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关键指标,体现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收入相关性。具体来说,子女与父母的收入相关性越高,代际收入流动性就越低,代际收入依赖的程度也就越严重。高水平的代际收入依赖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不仅会导致子女在机会和收入方面的不平等加剧,降低子女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进而阻碍其职业发展,还会进一步扩大社会的收入差距,损害社会的稳定局面,抑制宏观经济的增长动力,最终对共同富裕进程的推进形成阻碍。

现有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居民代际收入依赖度相对较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阶层固化现象。例如,范云等(2021)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 1970 年代出生群体的代际收入弹性为 0.39,到了 1980 年代出生群体,这一数值增至 0.442。袁青青和刘泽允(2022)的研究也表明,中国 1970 年代、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出生群体的代际收入等级回归系数分别为 0.397、0.435 和 0.49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社会代际收入依赖程度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该研究从微观个体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背后具体的作用机制。

02

研究设计

数据来源: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的数据,共获得6271个父子配对观测样本。匹配了受访者和其父母的个人代码,选取了16岁以上有父母个人代码的子女样本,剔除了学历、收入、年龄等关键信息缺失的样本。

变量设计:

因变量:子女收入排名,即子女收入在子女群体中的百分位序。为避免省际收入差异,采用同省、同年、同年龄组子女收入的百分位排名来度量。

自变量:父代收入排名和数字素养。父代收入排名采用父代收入在同省、同年、同年龄组父代群体中的百分位排名。数字素养则根据CFPS中关于"手机和互联网"的问题进行因子分析构建,包括基础技能、信息能力、社交能力和数字态度四个维度。

机制变量:社交网络(人情礼金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职业流动性(子女与父母职业不同赋值为1,否则为0)和资产配置能力(家庭金融投资收益)

控制变量:个体层面和地区层面,包括子女年龄、父母年龄、子女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子女婚姻状况、子女户籍状况、城市人均工资水平和城市人力资本水平。

计量模型:

基准回归模型:构建了如下计量模型来检验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的影响:

其中,rank_tpi是t年p省i家庭子女的收入排名,digital_tpi是数字素养得分,rank_tpif是父代收入排名,(digital_tpi × rank_tpif)是数字素养与父代收入排名的交互项,controls_tpi是一系列控制变量,u_q是省份固定效应,v_t是年份固定效应,ε_tpi是随机误差项。

机制检验模型:构建调节效应模型,探索数字素养通过社交网络、职业流动性和资产配置能力三个渠道影响代际收入依赖的作用机制:

其中,M_tpi代表三个机制变量。如果参数β_7显著为负,则表明当社交网络等机制变量增强时,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的影响也会增强。

03

研究发现

第一,子女数字素养的提高能显著增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收入流动,降低前者对后者的收入依赖。具体而言,子女数字素养每提高1个单位,子女对父母的收入依赖度下降0.035。在数字素养的子指标中,社交能力和数字态度对降低代际收入依赖的贡献最高。

第二,社交网络、职业流动性和资产配置能力在数字素养影响代际收入依赖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社交网络越发达、职业流动性越大、资产配置能力越强,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的抑制效应越显著。

第三,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内陆地区和男性群体中更为突出。对男性群体,数字素养每提高1个单位,子女与父母的收入相关性下降0.041;对农村地区,每提高1个单位,下降0.05;对内陆地区,每提高1个单位,下降0.062。

04 

理论机制

本研究提出了数字素养影响代际收入依赖的三条机制:

机制1:社交网络机制

数字素养能帮助子女和家庭拓展社交网络。数字技术的普及打破了地理位置对社交网络的固化,使传统社交网络逐渐转向线上,降低了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的成本。子女数字素养越高,运用数字技术和平台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能力越强,不仅有助于维持原有非正式社交网络,还能不断巩固、更新和扩大线上正式社交网络空间。社交网络越发达,越有机会跨越收入鸿沟,减少代际收入依赖。

机制2:职业流动性机制

数字素养有助于减少子女对父母的职业依赖,增加代际职业流动性。数字时代,劳动力市场对高数字素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新型数字岗位和业态需要数字素养的胜任力。高数字素养水平的子女能更多地从事这些新职业和新业态,通过数字技术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缩小教育差距,降低工作知识门槛,扩大职业选择范围,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父母的职业依赖。

机制3:资产配置能力机制

高数字素养的子女和家庭能利用数字工具主动学习金融投资相关知识和理念,提高收集、处理和分析金融数据的能力,提升自身金融素养,合理降低风险规避水平。同时,可更科学合理地配置资产以维持和增加资产价值,填补子女和家庭之间的数字鸿沟,更好地享受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时代的红利。


05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讨论

稳健性检验如下:

变量替代:将数字素养测量方法改为等权重加总各项数字素养测试得分;将因变量测量从连续的百分位排名改为1-5的收入等级。

样本重组:使用2020年数据进行进一步测试,按4岁年龄组划分子女与父代年龄,重新获取收入百分位排名。

内生性问题处理:使用市级层面样本自身以外的数字素养水平作为工具变量,结果表明交互项估计参数为-0.101,显著为负,绝对值大于基准回归估计值,进一步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不同维度数字素养的影响和疫情的外生冲击。社交能力和数字态度对代际收入依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能力,基础技能影响最小。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则减弱了数字素养对代际收入依赖的影响。

06 

政策启示

该研究对微观主体数字赋能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第一,加强数字素养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数字素养水平。政府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青年群体数字素养的教育培训,使年轻一代认识到数字素养在数字经济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加快研制和出台行业数字素养标准,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劳动者数字技能与岗位匹配度,扩大求职选择范围,对高水平数字素养人才给予更高工资和福利等激励机制。

第二,扩大社交网络,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减少对未来代际职业继承,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政府、企业、高校应适时组织更多关于数字技能与素养的交流活动,使更大比例的人群在交流学习的同时拓宽社交网络。个人和家庭应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工具和平台不断拓宽自身社交圈子和网络,培养主动学习理财或借助数字工具不断锻炼和提高资产配置能力的意识。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破坏社会公平行为的惩罚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求职氛围,拓宽年轻人求职视野,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数字就业创业浪潮。

第三,加快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继续优化内陆和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济发达省份对欠发达省份的帮扶力度,加快农村振兴步伐,增加欠发达地区数字资源供给,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和发展差距,为培养高水平数字素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还应优先建立促进低收入者、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制,防止收入阶层固化。

 Abstract 

Smoothing upward mobility channels and reducing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e are important prerequisites for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ll humankind. Starting from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micro individua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of digital literacy on families' dependence on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The paper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digital literacy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income flow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s well as reduce the former's income dependence on the latter. Specifically, for every 1 unit increase in children's digital literacy, children's income dependence on their parents decreases by 0.035. Among the sub-indicators of digital literacy, social skills and digital attitudes have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reducing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e. Second, social networks, 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asset allocation capabilities play a moderating role in how digital literacy affects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e. The more developed the social network, the greater the 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the stronger the asset allocation ability,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gital literacy on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e. Third, the effect of digital literacy on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dependence, which is more pronounced in rural areas, inland areas, and male groups.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750篇文章 2天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