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原文信息:

Zhang, W., Wang, X., Chen, H., & Liu, J. (2024). The impact of early debut on scientists: Evidence from the Young Scientists Fund of the NSFC. Research Policy, 53(2), 104935.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23.104935

01

写在前面

著名作家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前段时间,国内高校的大多数青年老师都在忙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下文简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因为对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来说,在“非升即走”内卷的大环境下,能否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关系到是否在单位“留下来”或成功晋升职称的命运。此外,除开这些外在的显性作用,更早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对其本身的科研生产力有提升作用吗?如果有,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在此背景下,笔者将分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张宛姝博士与合作者近期发表在Research Policy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研究了更早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即“早出名”对其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比较有趣,研究结果表明:(1)“早出名”对科研生产力有显著的正向短期效应,于短期而言,“越早出名”其积极效应越强,具有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2)“早出名”后,科研网络合作机会的扩大以及未来项目资助机会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解释。(3)但人生是一场长跑,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早出名”对其科研生产力的正向效应将逐渐减弱。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该文题目吸引眼球,话题很好,实证也清晰规范,用了DID、机制检验、安慰剂等稳健性方法。具体而言,成功发表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故事有趣,具有经济学逻辑。正如作者所言,丰富了政府科研基金政策评估的文献,验证了马太效应在早期科研职业生涯中也会出现。同时,从扩大科研合作网络与增加后期项目资助机会来论证“早出名”的好处,具有说服力。(2)数据独特,工作量大。作者从网络上手工收集、识别2006-2008年29197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的单位、简历等信息。(3)其政策意义具有现实价值。一方面,作者建议科研管理者在招聘、晋升中应谨慎地使用基金项目获得作为评价指标。早期获得基金项目的短期效应可能会高估青年教师的潜力。另一方面,作者建议基金资助者应进一步扩大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范围,为“青椒”提供更多机会。研究发现,与“早出名”研究者相比,后来者的长期科研生产力与先行者差距其实并不明显。同时,作者这篇文章本身也是其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从现实实践来讲,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支持青年研究人员的政策,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项目数占比保持在45%以上。

另外,作者认为尽管青年教师参与竞争性资助是有益的,但申请会花费很多时间,甚至占用本身进行研究的时间。因此,也建议青年教师抓住每一个申请机会,一次命中项目是最好的,但申请者没有一次命中也不应对自己的研究能力失去信心,可能只是运气暂时不好而已。

02 

引言

2.1 研究问题

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日益加剧,青年研究人员普遍面临“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的激烈竞争环境。对于刚开始科研职业生涯的青年研究人员来说,比同龄人更早获得具有较高声望的国家基金资助是他们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信号。然而,同行评议存在分歧、不确定性和保守思维等因素会影响青年研究人员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时间早晚。由此引出研究问题,早期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即“早出名”对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生产力产生何种影响?

2.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中国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青年基金资助来源。由于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相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有35岁(男)和40岁(女)以下的年龄限制,且有更高的成功率,其被称为青年研究人员的“第一桶金”。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85%的受访者同意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他们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43%的受访者同意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他们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金额的资金项目。青年研究人员因为获得了资助而增加了其知名度。由于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对其赢得一般项目或NSFC其他项目具有积极作用,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种子基金。35%的受访者同意如果他们没有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则他们在一般项目或其他项目的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较小。

03 

实证策略和主要结果

3.1数据

在样本选择方面,作者使用了2006-2008年29197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的信息作为原始数据集,这些申请者来自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五个科学部门。由于简历和数据库的可及性,排除了来自其他三个部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健康科学)的申请者。具体而言,来自健康科学部门的青年研究人员的简历通常无法在其附属机构的网站上获取,因此将其排除。本文研究产出指标是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中的文章,由于信息科学部门申请者的会议论文对他们的研究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排除了信息科学部门申请者。此外,由于管理科学部门申请者大部分发表来自《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因此,为了统一比较,管理科学部门申请者也被排除。作者从网络上手工收集、识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的所在单位、简历等详细信息。

3.2研究设计

作者根据第一次申请到最终获得资助的不同时期,将样本中申请者分为五类:申请年度就获得资助(先行者)、申请一年后才获得资助、申请两年后才获得资助、申请三年后才获得资助和申请四年后才获得资助。其中,将“先行者”设为处理组,其他四组为对照组。即首次申请、首次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先行者为实验组,首次申请、次年获得的一年后来者为对照组1,两年后来者为对照组2,三年后来者为对照组3,四年后来者为对照组4。

3.3 基准回归

为了探究早期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作者构造的双重差分(DID)模型框架如下:

其中,Y为因变量,使用科研生产力数量与质量来表征,在科研生产力数量维度上,选用论文数量、标准化论文数量(每篇论文除以论文作者总数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数量来表示。在科研生产力的质量维度上,选用三年引用总数、三年引用的平均被引频次、论文所在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来表示。

Early_Award为虚拟变量,如果申请者i在第一个申请年度就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则等于1(即先行者),否则等于零(即后来者)。Post_Appl也是虚拟变量,如果t年在申请者i的第一个申请年份之后,则等于1。γs捕捉了与提前一年、两年、三年或四年首次亮相(即“早出名”)相关的科研生产力。Scientist为青年研究人员固定效应,Year为年份固定效应。

X为四个控制变量,分别为申请者依托单位排名(所在依托单位在样本首次申请前5年在所属科学部获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数排名)、申请者依托单位省市区排名(所在省市区在样本首次申请前5年在所属科学部获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数排名)、申请者依托单位论文情况(所在依托单位在样本首次申请前5年发表SC1论文数量)以及依托单位类型(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其他高校、其他)。

3.4 主要实证结果

  (1)表1 A、表2A可以看出,无论从科研生产力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早期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即“早出名”对科研生产力均有显著的正向短期效应。且越早出名,其积极效应越强,这与马太效应随着时间而扩大的理论一致。

  (2)从表1B、表2B中我们可以发现,从长期来看,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更早出名对先行者科研生产力的正向效应却会逐渐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在资源稀缺情况下,青年研究人员很容易受到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而言,样本的所有青年研究人员最终都获得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先行者和后来者最终的资源和认可度都变得相同了。                 

表1  科研生产力数量的回归结果
表2  科研生产力质量的回归结果

3.5 机制检验结果

一方面,早期获得资助会促使其未来获得资助,作者使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总金额来表征后期资助机会。另一方面,“早出名”能够降低寻找新合作者的成本和进入高质量研究网络的成本,作者基于合著论文的累积数量来表征合作网络大小。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使用后期资助机会和科研合作网络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后,与基本回归结果相比,所有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都变小了,甚至一些变得不显著。且这两个机制变量对科研生产力大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科研合作网络的扩大与后期资助机会的增加可以解释先行者与后来者的科研生产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显著差异。

  表3 机制检验——合作网络与资助机会(短期)表4 机制检验——合作网络与资助机会(长期)

04 

结论

作者研究了“早出名”对青年研究人员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在学术内卷的环境下,该问题是资助者、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和青年研究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者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2008年资助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造了准自然实验,评估早期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科研生产力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早出名”对科研生产力都有显著的短期积极影响。科研生产力差距可以通过研究网络的扩大和未来资助机会的增加来解释。但从长远来看,“早出名”和后进者之间的差距会缩小。

 Abstract 

Early career funding is usually the first prestigious funding young scientists receive, allowing them to make their debut on a nationally recognised found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an early debut on young scientists’research productivity. First-movers and late-comer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years between the first application to the final award of early career funding. We then explored the variations between 3353 first- movers and 4650 late-comers of the Young Scientists Fund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e find that an early debut has a strong positive short-term effect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terms of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amplifies with the increasing time span of the final award between first-movers and late-comers. However, the strong positive effect on long-term productivity presents only in the three- and four-year early debu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ductivity gains of young scientists with an early debut tend to decrease over time. The significant gap between first-movers and three-, and four-year late-comers in the long term demonstrates a time threshold which distinguishes scientists’ long-term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gap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expand-ing research network and increasing funding opportunities.   

推文作者:王海军,西财金融学院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45篇文章 44分钟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