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牛朝辉 
原文信息:Cai, X., Lu, Y., Pan,J., & Zhong, S. (2019). Gender Gap under Pressure: Evidence from China's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01(2), 249-263.
 
1.引言
 
压力之下,男女的表现是否有差异?本文以中国高考为研究背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它在中国教育体系里是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唯一途径,且每年的考试都有淘汰,参加考试人数的75%有机会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本文的研究设定与以往研究的不同:(1)通过比较模考和高考成绩,可以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情境。(2)高考是绝大多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可以有效规避样本选择偏误。(3)可以通过高考期间的一些不同情况,进一步细分压力的大小和男女表现的差异。
 
2.背景介绍
 
高考是中国人想进入高等院校的最主要途径,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共有950万人进入高等院校,其中93%是通过高考录取,其余的方式有直接保送(0.3%)及通过其他标准化考试。中国高等院校分为三类: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专科学校。
 
从2001年以来,存在部分省或直辖市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为“3+X”其中3指语文、数学、英语,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持续2-3天,第一天上午是语文,下午是数学,第二天上午是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下午是英语。
 
本文主要以福建省安溪县为研究对象,高考前的2个月,全省组织一次模考,让学生熟悉高考的情境和节奏。模考成绩在考试一周后公布,并包括每个学生在省内的排名。
 
高考竞争很激烈,被称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人们普遍认为通过高考进入更好的大学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对于考生、学生和家长,高考都会带来很大压力。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10个小时后回家继续挑灯夜读,很多高中整个高三都在辅导学生应对高考。
 
3.数据来源及实证模型
 
(1)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基于福建省安溪县2008年的考生的模考和高考成绩,福建省在当年4月中旬组织模考,模考范围和难度与高考接近。模考后全省排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排名对自己的复习情况有所了解,省教育厅也将模考分数作为确定分数线的参考。
 
作者通过名字将高考和模考成绩的数据库合并,同名的去掉。合并后共有7961名考生的成绩,占参加模考的学生的98%,参高考的人数的94%。描述性统计显示,参加模考和高考的考生人口统计信息差别较小,不存在选择性偏误,合并后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由于高考决定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而模考只是摸底,因此高考给学生的压力要大于模考。通过比较模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可以看到学生们在不同压力下的反应。
 
作者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见图1,图中所有第一列都为模考成绩男女分数分布对比,第二列都为高考成绩男女分数对比,第一行代表总样本,第二行是理科生,第三行是文科生。
 
图中可见:①对于理科生,高考成绩总体比模考成绩好,男生总体比女生成绩好,模考男女分差小一些(平均分男生比女生高3分),而高考男女分差变大(平均分男生比女生高9分)。②对于文科生,女生总体比男生成绩好,女生的高考成绩比模考略下降,男生的高考成绩比模考略提高,模考中女生平均比男生高23分,而高考中女生的平均优势缩小为13分。
 
综上所述,在模考和高考两种压力不同的考试下,女生在压力下的表现弱于男生。
 
 
4.实证结果
 
(1)初步回归
 
作者首先对样本进行初步回归,结果如表1,Panel A为全体考生,Panel B为理科生,Panel C为文科生,并且分别考察总分,语文,数学,文综/理综,及英语的成绩。回归显示:①从总分和总样本来看,相较男生,女生的高考成绩比模考成绩低0.16个标准差;对理科生来说,女生的分数相对下降0.15个标准误,对文科生来说,女生的分数相对下降0.2个标准误。加入年龄、学校、地址的固定效应,结果变化不大。②比较不同科目的成绩,高考第二天考的文综/理综及英语,女生的高考成绩比模考成绩下降更多。
 
 
高考成绩与考生被录取的高考院校相关,作者进一步分析男生和女生进重点大学及普通大学的概率变化。结果显示,女生的高考成绩相较模考,进入本科(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的概率下降8%,其中进入重点大学的概率下降15%,进入普通大学的概率下降7% 。
 
导致男女在模考中和高考中成绩差异的机制可能有两种:
 
第一,男生对待高考比模考更认真,且模考到高考的2个月,男生的成长潜力更大。由于无法获取关于考生努力程度的信息,作者没能完全排除这种因素的影响,而是论证了模考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高考前唯一一次全省统考,且模考的排名可以为考生未来择校报志愿提供参考。因此,无论男女,考生们都有动力尽全力应对模考。
 
第二,女生在压力下发挥不如男生。在此前也有大量心理学研究显示在压力和竞争环境下,女生更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受到压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机制的重要性,作者又进一步细分压力较大的情况来分析。
 
(2)情形1:分数线附近的考生成绩
 
作者细分的第一种压力较大的情形是分数在一本线和二本线附近的考生,由于一本二本院校数量比三本和专科院校少得多,考取一本和二本院校的竞争更激烈。
 
福建省会根据模考成绩及高等院校名额预估高考的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专科线,且通过数据分布显示,2007-2008两年,模考分布确定的分数线和最终高考成绩确定的分数线较接近。综上,模考成绩在预测一本线、二本线附近的学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表2中,作者分别对模考预测分数线上下3分,5分,6-10分,11-20分的学生进行回归,并且分别看总分及各分科成绩。结果显示,在分数线附近3分的学生,女生相对男生的高考比模考成绩下降最大,随着离分数线距离越大,下降幅度减少。且这一结论适用于总分及每个单科成绩。
 
 
作者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在分数线附近的女生,高考比模考成绩差,而分数线附近的男生,高考成绩比模考好。
 
(3)情形2:前一门考试发挥对后一门考试的影响
 
作者细分的第二种压力较大的情形是看考生第一天上午的发挥如何影响第一天下午的成绩。因为如果上午没发挥好,考生的心理压力更大。
 
如图2所示,实线代表男生,虚线代表女生,并且区分了模考分数线上下3分,5分,6-10分,11-20分的考生。图中可见:①对各组考生来说,总体存在两条线的斜率均为正,表明如果上午没考好,下午的答题也受到影响。②各组均表现为女生的斜率大于男生,表明女生下午答题受到上午发挥的影响更明显。③以(0,0)作为分界点,其左侧斜率大于右侧,且女生两侧斜率的差异比男生更大。表明考生,尤其是女生受到上午发挥失常的影响大于上午发挥好的影响。④针对不同组,可见在模考分数线附近越近的女生,下午的成绩受上午的影响越明显。
 
 
后边的回归结果也分别印证了上述结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
 
此外,作者还对回归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包括看前三门考试成绩对最后一门的影响,得到相似结果,表明这一影响与考试科目无关;只看模考中上午考试发挥对下午考试成绩的影响,结果不显著,可以解释为模考时学生的心里压力较小,因此前一门考试的发挥对后一门考试的影响相对较小。
 
5.结果讨论
 
本文的研究基于一个独特的数据库,且作者将数据信息挖掘得较深,区分出多个压力较大的情形。本文的结论显示,在竞争环境下,女生更有可能发挥失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竞争较强的教育和职业路径上女生会比男生少。文中的结论也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高考这种竞争性较强的考试可能会使女考生在考试中发挥不尽如人意,而错过进入顶级大学的机会。若要增强性别多样化,可以调整入学考试的竞争性或者是更多的录取方式。
 
获取全文请输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gjze_kRgvrN1Ce8mpXlDQ
提取码: 7jyq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female and male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are di↵erentially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competitive pressure faced. Our setting is China’s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Gaokao) which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world’s most competitive exam. We show that compared to male students, females underperform on the high-stakes Gaokao, relative to their performance on the low-stakes mock examination held two months earlier. The gender gap in exam scores is 0.15 standard deviations larger in the Gaokao relative to the mock exam. This translates to a 15% decline in the probability that females qualify for a Tier 1 university when moving from a low-stakes setting to a high-stakes setting. To elaborate on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we conduct two further analyses. First, for subgroups of students where the stakes matter more, the performance gaps are larger, and we observe a decline in performance among females, coupled with an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among males. Second, we find that, compared to males, females perform worse on the afternoon exam in response to negative performance shocks on the morning exam.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61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