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鲍仁杰
原文信息:Kornai J, Maskin E, Roland G. Understanding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3, 41(4): 1095-1136.
 
匈牙利经济学家Kornai最早提炼出软预算约束的概念:他发现,尽管转型期间的匈牙利赋予国有企业逐利的属性,但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却仍然能够存活下来。此后,软预算约束被用于解释诸多经济现象,包括短缺、政府对非盈利性机构的救助、大而不倒以及欧债危机中希腊得到的支援等。本文为理解软预算约束问题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框架。
 
为什么一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能得到救助者政府的支持?事实上,即便很多国有企业项目在事前已被认定是无效率的,但政府在真正面对这些项目出现的亏损时却仍有动机提供援助。救助背后的逻辑为: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无法事先分辨出国有项目的质量,而一旦事前无效率的低质量项目得以启动,初始投资就转变为沉没成本,从而政府事后的救助决策可能是有效率的。
模型揭示了软预算约束问题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1)信息不对称使得项目质量不为政府所知;(2)政府事后有激励为坏项目提供救助;与(3)好项目能够弥补坏项目带来的损失。倘若政府掌握每个项目的质量高低,则其自然不会投资于社会无效率的项目。另一方面,若政府在即便事前投资已沉没时仍无动机援助,项目负责人亦将失去推行低质量项目的动力。最后,若好项目的收益无法弥补坏项目的损失,所有项目都将无法得到融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分析框架并不局限于解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救助。改变行为主体的名称并不会影响模型背后的机制,因此该框架拥有广泛的延拓空间。诸多关于软预算约束问题的文献都可由本框架来解释,本文节选其中部分有趣的故事与读者分享。
 
1. 短缺与价格管制
 
Kornai于其著作《短缺经济学》中为社会主义的短缺现象做出解释。短缺实际上来源于软预算约束:本不应存在的无效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与优质项目及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从而引致产品市场的短缺现象。有趣的是,在产品市场出现短缺的同时,项目市场反而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象——大量无效率的项目得以施行。
 
钱颖一在此基础上发现价格管制对于硬化预算约束的作用。价格上限的存在使得稀缺的产品只得随机配给,这降低了低质量项目得到该产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其在第二期被清算的概率。假设中间产品的稀缺性使得坏项目将有β的概率无法成功施行,则坏项目的企业家从推行项目中得到的期望收益为 βB_L+(1-β) B_p。当这一概率较大时,低质量项目的企业家的期望收益将为负,从而坏项目将不会被推行,预算约束也得以硬化。
 
2. 财政联邦主义
 
钱颖一与罗兰德(Qian and Roland, 1998)从要素流动性的视角考察了财政联邦主义对软预算约束问题的影响。在该框架内,地方政府的目标为最大化当地的财政收入,其有三种途径来实现财政收入:(1)投资基础设施;(2)救助低质量的国有企业项目;(3)提供公共物品。地方政府的预算有限,因此需在这三种工具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当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预算支配权时,投资基础设施对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具有两种效用:第一,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够直接提高当地资本的产出;第二,更好的基础设施能够为当地吸引更多的资本,从而获得更大的产出。与之相对,在中央集权的比较基准下,中央的目标为最大化全国的财政收入,上述投资基础设施的第二个效应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分权之后地方政府有更强的激励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为当地吸引更多资本。救助国有企业的吸引力因此相对地下降了,也即预算约束得到硬化。
 
以分权的方式硬化预算约束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过度投资,即各地方政府为了竞争流动性资产而建设过多的基础设施。这一现象在当今中国的地方经济中仍然非常常见,从而该模型背后的故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3. 分散化的金融业
 
金融业与软预算约束的关系是学者们聚焦的一个领域。其中,Dewatripont与Maskin(1995)认为分散化的信贷供给能够有效硬化预算约束。在分散化的金融业中,为坏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的银行无法承担再融资的成本,因此不得不引入新的投资者。在引资过程中,原先的银行相对于新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将使得新投资者进入的激励降低。在这一逻辑下,低质量的项目更难得到融资,也即企业面临更硬的预算约束。
 
这一逻辑可进一步延伸出一种“短视”效应。当融资渠道非常分散时,低质量难以得到再投资。但与此同时,需要长期投资的好项目获得再融资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这一金融体制不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在现实中,以英美为代表的金融体系(Anglo-Saxon)注重分散化融资,而其项目相较于银行集中投资的日德体系而言更偏重于短期利益。
 
推文作者:鲍仁杰
邮箱:renjie.bao@ruc.edu.cn
 
本推文由中国经济转型讨论班(CETW)供稿。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528篇文章 1天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