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邓卫广 高庭苇 
原文信息:Chen, R., & Chen, Y. 2011.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Identity for Equilibrium Sele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6), 2562-2589.
 
摘要
 
一个共同的群体身份在什么时候可以提高协调博弈的效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群体或有社会偏好模型,并推导出社会身份改变均衡选择的条件。作者在最小努力博弈的实验中检验了他们的预测——没有群体身份的受试者处于低效率的低努力均衡,而那些具有显著的群体身份的人,可以通过学习达到高效的高努力均衡。
 
引言
 
社会身份是个体作为某个社会群体成员的自我概念,当外界将我们或者我们将自身归为某个社会类别时,我们就有了某种社会身份,如性别、种族、宗教、职业等。社会身份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组织越发频繁地遇到如何整合不同类别的劳动力和激励他们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问题;从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自Akerlof and Kranton 的文章“Economics and Identity”在2000年发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学中的社会身份研究,对一些标准经济分析无法解释的微观现象产生了新的见解,同时也证实了社会身份对行为决策的影响。为了克服身份影响行为的因果关系难以识别的问题,许多学者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身份对微观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本文便是其中一项利用实验方法将社会身份模型应用于协调博弈均衡选择问题的研究。
 
理论模型
 
 
实验设计
 
通过设计实验来确定群体身份认同对均衡选择的影响,检验上一部分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研究群体认同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自然身份的多维性可能导致实验产生模糊的效果,作者采用实验的方法诱导身份,同时采用实验的方法(几乎最小的处理和增强的处理)改变群体身份认同的强度,从而诱导出最低限度的身份和强化的身份。
 
几乎最小处理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每个组都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彩色卡片,不允许彼此交谈,也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打开信封。
 
Ÿ增强处理组:受试者被随机分组后,被要求解决一副画的问题,他们可以使用在线交流程序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这个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阶段是为了增强团队的身份认同感。
 
为了最小化实验者的需求效应,作者采用组间设计的方式。在处理过程中,每一个受试者要么在组内与自己组的一名成员配对,要么在组外与另一组的一名成员配对。
 
综上,实验设计如表一所示,实验运行三个独立的session,每个session有12名受试者。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分组随机分配:每个session有12个个体,在处理过程中,每个受试者随机选择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红色或绿色的索引卡,上面有受试者的身份证号码。根据此索引卡将个体分配给红色或绿色组;每个小组有六名成员。在控制组中的成员,没有被分配到不同组(即没有组别),每个受试者随机选择一个信封,其中包含一个白色索引卡,上面有一个受试者ID号。
 
2.问题解决:在强化处理和相应的控制环节中,受试者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受试者有5分钟的时间来复习5对画,每对画都包含一幅Paul Klee的画和一幅Wassily Kandinsky的画,受试者还会得到一个指示画家是如何和这10幅画匹配的线索。接下来,受试者将看到最后两幅画,并被告知每幅画都是Klee或Kandinsky的作品,而且这两幅画也有可能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受试者被要求在十分钟内确定最后两幅画的作者。在处理过程中,每个受试者允许使用一个在线交流程序与其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讨论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在相应的控制session中,被试被给予相同的时间来自行解决绘画问题,没有在线交流的程序。每答对一个问题,受试者就能获得350个代币(相当于1美元),不过,在实验结束之前,在最小努力博弈环节之后,受试者才会被告知正确答案。同时要注意,几乎最小的处理和相应的控制会话不包含此阶段。
 
3.最小努力博弈:每个受试者参与最小努力博弈50次。在每一轮中,每一名选手都会在同一场session中随机与另一名选手重新配对。在组内处理中,受试者只与自己组的成员配对。在组外处理中,受试者只与另一组的成员配对。在控制session中,没有组别,个体可以与同一session中的任何人匹配。
 
4.调查:每节实验结束后,受试者填写一份实验后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特征、过去的给予行为、实验中使用的策略、群体归属、艺术家和绘画的先验知识等问题。
 
结果分析
 
图一显示了几乎最小处理和增强处理中所选择努力的中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群体身份认同增加了努力程度,在增强处理中比较明显,而在几乎最小处理中的效果不很明显。
表2展示了随机效应回归的结果,第一列不包含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第二列包含人口统计特征变量。
 
回归的因变量是参与者所选择的努力程度,主要的自变量是虚拟变量(Ingroup、Outgroup、Control),以及虚拟变量和匹配方案的交互项,以确定session是否是增强session。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包括以下虚拟变量(括号中是值为0的变量):年龄(23岁以上)、性别(男性)、种族(白人)、婚姻状况(单身)、就业状况(失业)、兄弟姐妹人数(零兄弟姐妹)、支出(自我)、投票历史(非投票人)、志愿者身份(非志愿者)。此外,费用变量反映了受试者家庭中谁负责家庭财务的问题。表2省略了一些人口统计特征变量,这些变量均不显著。
表2的结果总结如下:
 
(1)在几乎最小处理中,不同session的受试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做出了大致相同的努力选择。虽然组内处理组的受试者比对照组的受试者选择了稍高的努力水平(分别为第1和第2列中的8.82和6.22单位努力),但这个数量并不显著。
 
(2)在强化处理中,组内处理组的参与者比对照组和组外处理组的参与者选择的努力水平显著更高,而对照组和组外处理组的参与者选择的努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3)当小组显著性较强时,组内处理组的参与者会选择显著性较高的努力水平。与不那么显著的组内成员相比,与显著组内成员匹配的受试者更有可能表现出较高的努力程度(在第1和第2列中,分别为15.38和15.25个单位的努力);与较显著的组外成员匹配的受试者表现出的努力,并不显著少于与不显著的组外成员匹配的受试者(在第1和第2列中,他们表现出的努力单位分别减少了10.41和9.84)。
 
前两个结果与Marilynn B. Brewer(1999)关于社会身份认同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调查中概述的结果一致。Brewer(1999)指出,群体内的偏袒并不一定反映出群体外的歧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显著的内群体偏向效应,而没有相应的外群体歧视效应。
接下来进一步讨论增强session中的结果,在回归中纳入受试者在解决问题阶段和其他组员进行通信的信息,包括是否有关于绘画的分析、关于绘画的问题、组级层面的协商以及个体的参与变量。表3的结果表示,当受试者在解决问题阶段提出更多问题时,受试者会给予组员更多的努力,即群体显著性的提高发生在沟通阶段。
 
除了研究群体认同与努力之间的关系,作者还研究了在不同的处理中受试者表现出的协调程度。其中,wasted effort定义为匹配中选择的最大努力与该匹配中选择的最小努力之间的差异,当参与者无wasted effort时,说明其达到纳什均衡。
 
从图2中可以观察到:
 
前10个周期:在几乎最小处理组中,对照组、组内组和组外组在wasted effort方面没有太大区别,且wasted effort似乎均匀地分布在允许的值之间;在强化处理中,前10个周期显示,强化组中出现little wasted effort的频率要高得多,这表明与几乎最小处理、组外组或控制组相比,强化组达成均衡发挥的程度更高。
 
后10个周期:在所有的组别中,没有wasted effort的比例都大大增加。当博弈重复50次时,被试学习如何配合他们的对手,并且比前10次更成功,且强化处理组更为明显的。
虽然上述的简化形式回归分析证明了增强的群体身份认同对努力、均衡选择和效率影响的显著性,但它并没有解释图1和图2中观察到的动态变化。因此作者通过估计一个结构化的学习模型,证明了群体认同和学习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和结果如下所示:
 
 
结论
 
本文研究了社会身份对博弈论中最重要且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多重纳什均衡博弈中的均衡选择问题——的影响。通过将群体或有社会偏好纳入Monderer和Shapley的势博弈理论,本文对显著的群体身份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均衡选择做出了理论预测,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了预测。本文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群体或有社会偏好模型,拓展了社会身份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本文证明,创造一种深刻的共同身份认同感,可以激励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达到更有效的结果,从而应对世界一体化背景下组织如何激励不同背景的成员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问题。
 
推荐阅读文献:
 
Akerlof, George A. and Rachel E. Kranton. 2000. "Economics and Ident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3), 715-753.
 
Chen, Yan and Li, Sherry-Xin. 2009. "Group Identity and Social Prefer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9(1), 431-457.
 
推文作者简介:
邓卫广、高庭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行为经济学(Peer Effects)、教育(实验)、婚姻家庭、人力资本、创业创新等。
邮箱:dengweiguang@126.com
 
Abstract
 
When does a common group identity improve efficiency in coordination game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propose a group-contingent social preference model and deriv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ocial identity changes equilibrium selection. We test our predictions in the minimum-effort game in the laboratory under parameter configurations which lead to an inefficient low-effort equilibrium for subjects with no group identity. For those with a salient group identity, consistent with our theory, we find that learning leads to ingroup coordination to the efficient high-effort equilibrium. Additionally, our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conciles findings from a number of coordination game experiments.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544篇文章 1天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