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张健 
 
推文信息:Akee, R., Simeonova, E., Costello, E.J. and Copeland, W. (2015), "How Does Household Income Affect Chil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ehaviors?", NBER Working Paper No. 21562.
 
概述
 
在过去,众多社会学家为了揭示家庭资源与孩子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因素与代际间不利条件的传递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政府采取一系列基于制度的项目(institution-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s)措施,目的在于纠正或消除此类现象,例如修建学校或者设立健康诊所等。结果也证明,这些举措对孩子良好的个人品质与行为的形成是有益的。
 
同时,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庭收入的提高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长期效果。但是,这些文献却很少提及出现这样现象背后的潜在机制。作者利用无条件现金支付的准实验方式所获得的数据(Longitudinal data),再次探究家庭收入增加对孩子的品质和行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家庭收入的增加是通过哪些具体途径来产生这些影响的。
数据与实验设计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发育障碍、精神健康和药物滥用服务部门合作收集的大烟雾山调查(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 Study of Youth , GSMS)追踪数据。数据收集始于1993年,数据收集地区涉及北卡罗来纳州西部地区的11个郡县,初始调查涉及9、11、13三个年龄群的1420名孩子,其中350名孩子属于土著切罗基印第安人,其他孩子为非土著人。追踪调查每年进行一次,一直到各个年龄群达到16(含)岁时会暂时停止对他们的调查。但是,他们被会重新进行调查,当各个年龄群的调查对象达到19、21、24、25岁的时候。这为分析当下收入提高对孩子当下与未来的品质与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经过第四轮调查之后,在土著切罗基印第安人的居住区开设了一个赌场,赌场的利润收入被当地政府无条件地分配给参与调查的家庭中的每个切罗基成年人。统计描述显示,在实验研究期间,参与实验的每个切罗基家庭平均每年收入增加了$3500,而他们在开始的第一轮(实验前)调查的时候,平均家庭收入为$22781,这种无条件转移支付使他们的平均收入增加了15.4%。
 
结果变量分别为孩子行为异常的次数、情绪失调的次数、严谨性、亲和性、神经质。前两个变量根据父母和孩子的报告所构建,后三个变量通过结合调查数据与大五人格量化表制作而成。在使用的时候,它们都按照年龄群被标准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理论
 
Becker & Tomes (1979) 构建的Children投资回报模型和Heckman (2007) 、Cunha & Heckman (2007) 进一步发展的动态人力资本模型都认为纯收入效应能够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投资。Currie & Almond (2011) 运用Heckman (2007)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发现收入冲击对具有低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有更大的影响。一部分准实验研究(Evans & Garthwaite 2014,等)也表明,收入的增加能够减少家庭内部的financial争吵。基于上述内容与实验数据,作者实证分析了收入增加与孩子品质和行为的关系,讨论了收入的增加对初始阶段所具有不同品质和行为的孩子后期所带来的异质性影响,探寻了收入增加对孩子品质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背后所存在的可能机制。
 
模型与实证结果
 
为了推测无条件现金支付对孩子的品质与行为的影响,作者了使用DDD(differences in differences in differences)方法。模型设置如下:
 
After为指示变量,无条件现金支付之后为1,之前为0;Americanindian为treatment组,用指示变量1表示; non-Americanindian为control组,用指示标量0表示;YoungestCohorts表示在第一轮调查的时候是否属于9岁年龄组的指示变量,是则为1,否则为0,主要被用于估算时间趋势的差异;λ是模型中的最核心系数,它表示无条件现金支付对孩子的品质与行为的影响效应;X用于控制其它可能影响Y的变量,如用于控制孩子的年龄等;
 
同时,作者利用panel data数据的性质,分别就是否控制个体固定效应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如Table 3所示:
 
结果显示,无论控制个体固定效应与否,无条件现金支付(收入增加)都能显著提高孩子的严谨性、亲和性、神经质(作者提及很难单纯定义神经质是好得还是是坏的影响)和降低孩子的行为异常、情绪失调的发生。
 
作为补充,作者同时利用本数据中的不同子数据,通过做出不同的假设,进行了多角度的DID(differences in differences)分析和安慰剂检验(placebo test)。补充结果表明,DDD推测结果的系数都位于补充分析的区间范围之内。补充分析也进一步表明无条件现金支付对孩子品质与行为的影响作用。
 
同时,作者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结果如Table 5:结果表明,无条件现金支付对那些初始调查时行为异常和情绪失调的次数更多的孩子和在严谨性、亲和性、神经质方面更欠缺的孩子影响更显著。
 
机制与稳健性检验
 
作为本论文的最大贡献处,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产生上述影响的背后机制。作者发现,无条件现金支付可能通过影响与父母相关的四个层面作用于孩子的品质和行为。分别如Table 7所示,无条件现金支付能够提高父母对孩子的监管、提高父母与孩子的enjoyable关系、降低父母双方之间的不和谐关系、降低孩子与父母的不和谐关系。
 
 
稳健性检验也表明,即使包含了个人效应,结果仍然稳定的;无条件现金支付的影响并不能被父母的雇佣状况、父母的婚姻状况和其它政府项目所解释。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无条件家庭收入的增加,降低了孩子行为异常和情绪失调的次数,提高了孩子的严谨性、亲和性和神经质品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孩子行为与品质的养成。
 
本文从2015年9月成为NBER工作论文,到2018年3月期刊发表,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从最初的panel fixed-effects regression方法,到最后成文刊载的DDD与DID的使用,着眼前沿计量方法,在回归分析方法层面做出了重大的调整。虽然数据的使用具有特殊性,但是在实证方法论层面,提供了许多细节处理层面的参考。感兴趣的香粉可以下载论文进行阅读学习。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quasi-experimental unconditional household income transfer on child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and personality traits.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we find that there are large beneficial effects on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and personality traits during adolescence. We find evidence that these effects are most pronounced for children who start out with the lowest initial endowments. The income intervention also results in improvements in parental relationships which we interpret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behind our findings.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528篇文章 1天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