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原文信息:Rothstein, J. (2023). The Lost Generati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for Post-Great Recession Entrant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58(5), 1452-1479.

01前言

新冠疫情的突发给全球经济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其所带来的“疤痕效应”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为了探究经济衰退是否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持续冲击,本文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的“疤痕效应”,分析了经济低迷期初入及未来即将步入职场者的就业情况。文章发现,相比于市场中的已存在群体,新进劳动者的就业率急剧下降,且在经济低迷期总体就业率降低时,其就业率降幅更大,而低迷期结束后就业率仍持续下滑。虽然劳动者的就业率和工资会受到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但后来者的工资水平将会恢复甚至超过衰退前的发展趋势。此外,经济衰退会导致初入职场者降低对工资和未来职业前景的预期。

02

研究数据

本文的主要分析涉及的指标有: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年龄、所在州就业率及其平均实际工资。关于年龄指标,本文基于出生在1948-1997年间的每月人口调查数据(CPS),选取了1979-2019年22-40岁的群体进行研究。州就业率则是根据每月的CPS样本进行测算,并将月度数据汇总至年度层面。平均实际工资是对CPS样本中每季度被雇佣群体的实际时薪进行计算得到。

03

研究结果

3.1 劳动力市场的大衰退

作者首先对经济衰退时期(主要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自2007年中期到2009年底,总体失业率上升了5.6个百分点,在2010年年中开始回落,之后的每年大致呈线性下降趋势,从2014年第三季度起降至6%以下,直至2019年底才恢复至经济衰退前的水平。此外,由于劳动力构成的变化,平均实际时薪在经济衰退时期并未减少(Daly, Hobijn and Wiles, 2012),但在衰退期结束后开始下降,且年轻员工的工资降幅更大;之后的一段时间工资仍持续下滑,直至2015年左右才开始回升。

接着,作者着重关注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情况,并选取了22-30岁和31-40岁群体的子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在经济衰退期两组子样本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但31-40岁群体受影响程度较小,降幅不到两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年轻群体的就业率降幅是前者的两倍且持续时间更长。

3.2就业和工资的群体效应

时间序列证据表明,经济衰退对不同年龄层劳动者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对此,作者聚焦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群体效应展开了分析,图3展示了年龄在22-40岁之间群体的就业率变化情况。其中,绿色虚线代表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年平均就业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群体分布越年轻;橙色虚线和蓝色实线代表在同一劳动力市场中,新进入群体与已存在群体之间的永久性差异,前者仅考虑了年龄调整,后者则在此基础上控制了时间变化;阴影部分表示的是经济衰退期。

从图3中可以看出,绿色虚线所表示的平均就业率从2000年开始呈显著下滑趋势,且越临近2020年降幅越大;橙色虚线和蓝色实线代表的“调整后”就业率在2004年之前下降趋势缓慢(群体效应不明显),但在经济衰退期及其之后反映出的群体效应较为显著。由此验证了前文所述的现象:在经济衰退期,相比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已存在就业群体,新进入年轻者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更大,且持续性更强。

进一步地,为了排除潜在因素的干扰,作者对模型进行多次调整并重新估计测算结果,图4展示了不同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变化情况。图中的蓝色实线代表经年龄和时间调整后的就业率,绿色虚线和橙色虚线均表示预测就业率,前者是根据经济衰退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群体所得;后者是基于年龄在25岁及以上群体估计得到,阴影部分表示经济衰退期。由图可知,与基准回归结果(蓝色实线)相比,绿色虚线所表示的预测就业率在2004年之后的衰退幅度有所下降,但总体差距较小;而基于25岁及以上群体的回归结果与基准线非常相似(结果参见原文附录图4),这表明在考虑了样本选择和共线性等问题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与上文基本一致。

 

此外,作者还针对就业群体的平均实际时薪,探讨了工资的群体效应。具体研究方法与就业群体效应类似,研究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自2011年以来,整体工资水平已超过经济衰退前的发展趋势。此外,劳动力市场中的新进入者的工资涨幅比基于早期趋势估计的预期更高。

3.3中期疤痕和其他年龄特异性影响

本节,作者研究了中期疤痕效应和过度敏感效应对新进入群体的就业和工资影响。具体来看,作者首先将劳动者的年龄分为五组,再分别代入回归模型得到估计系数,以此反映经济衰退对劳动力市场新进入者的中期疤痕效应和过度敏感效应。

图6展示了两种效应对新进入劳动者的就业和工资影响,其中绿色图标代表单个效应的估计系数。面板A表明,中期疤痕效应对新进入劳动者的就业情况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年龄在22-23岁、24-25岁、26-27岁的新进入劳动者,州失业率每上升1%,入职就业率分别下降0.7%、0.5%和0.2%,该影响在27岁及以上群体中逐渐消失,这与已有文献结论相一致,表明早期条件对就业具有持续影响。面板C反映了初始条件对工资产生实质性中期疤痕影响的证据。入职失业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22-23岁、24-25岁、26-29岁新进入劳动者的工资分别降低约1.1%、1%和0.4%。可见,虽然中期疤痕效应能够解释经济衰退期新入职场者的工资下降情况,但无法解释后来者工资较高的原因。面板B、D的结果表明,在过度敏感效应影响下,当州失业率较高时,年轻群体的就业率比年长群体更低,而工资变化与中期疤痕效应结果类似。

接着,作者还研究了中期疤痕效应和过度敏感效应对就业和工资群体效应的差异化影响,图7反映了不同情况下的就业群体效应。图中的蓝色实线代表基准组,绿色、橙色和红色虚线则分别代表过度敏感效应、中期疤痕效应以及两种效应共同影响下的就业率,阴影部分代表经济衰退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9-2013年,中期疤痕效应影响(绿色虚线)下的就业率降幅明显小于基准回归所得到的结果(蓝色实线),说明新进入者在职业生涯早期的低就业率主要受到中期疤痕效应的影响,而非永久性差异。

图8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工资群体效应。其中,基准回归结果(蓝色实线)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工资水平急剧下降;这一变化趋势在过度敏感效应(绿色虚线)影响下仍然存在,但在中期疤痕效应(橙色虚线)影响下则完全消失,以上研究发现与已有文献相一致,即对于入职之初面临高失业率的劳动者而言,其工资水平在步入职场的前十年有所减少,之后初始条件的影响将逐渐消失。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不同性别间就业和工资群体效应的表现。研究发现,相比于男性,女性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更大、发生时间更早,经济衰退期后的工资涨幅更低。

3.4周期性和群体效应

已有文献发现,劳动力市场初始条件的疤痕效应主要集中在新进入群体的职业生涯早期,但作者认为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更长一段时间。对此,作者研究了群体效应的周期性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面板A展示了入职失业率与就业群体效应之间的关系。第1列系数表明,全国失业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进入劳动者的群体效应下降0.16个百分点;由2-4列系数可知,不同效应及其组合条件下,入职失业率的系数有所降低,且大致在-0.06与-0.08之间,即全国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新入职劳动者当年及其之后每年的就业率将永久性地下降0.07个百分点。面板B反映了同期失业率与就业时间效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面板B的系数远大于面板A,表明失业率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影响远远超过延迟效应所带来的波动。

类似地,作者还对工资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面板C和D所示。由表可知,工资的群体效应和时间效应不存在显著周期性,这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Bewley, 1999),即初始条件对工资的疤痕效应是相对短暂的,但是对就业的影响是持续的。

此外,作者还将失业率暂时性增加的影响分解为即时效应和延迟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衰退期后的结果与衰退期前的周期性是否一致。结果表明,尽管历史发展趋势可以预测衰退期进入劳动力市场群体的早期职业生涯及其之后的永久性影响,但实际变化情况远比估计结果消极得多。

04

结论

本文探讨了经济衰退期新入职场者的就业“疤痕效应”。研究发现,该群体的就业率在经济低迷期呈显著下降趋势,且降幅大于其他群体,在衰退期结束后就业率仍持续下滑,这表明不利的初始条件给新入职场者留下了永久的伤疤。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2020届毕业生进入了劳动力市场的疲软期。对此,作者认为亟需进一步挖掘长期衰退根源,提出并有效落实相应政策措施,以提振该群体就业信心。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地不断提升,我国每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就业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持续成为社会焦点。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发展形势,大学毕业生在时刻关注政策变动的同时,更应把目光聚焦于个人择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推文作者:詹倩雯

 Abstract 

I study cohort patterns in the labor market outcomes of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examining changes surrounding the Great Recession. Recession entrants have lower wages and employment than those of earlier cohorts; more recent cohorts’ employment is even lower, but the newest entrants’ wages have risen. I relate these changes to “scarring” effects of initial conditions. I demonstrate that adverse early conditions permanently reduce new entrants’ employment probabilities. I also replicate earlier results of medium-term scarring effects on wages that fade out by the early 30s. But scarring cannot account for the employment collapse for recent cohorts. There was a dramatic negative structural break i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s, beginning

around the 2005 entry cohort, that shows no sign of abating.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8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