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余玉方
原文信息:Thomas Le Barbanchon, Roland Rathelot, Alexandra Roulet, Gender Differences in Job Search: Trading off COMMUTE AGAINST WAG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aa033, https://doi.org/10.1093/qje/qjaa033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qje/advance-article/doi/10.1093/qje/qjaa033/5928590
01引言
近来,有学者对工资性别差异提出了一些机制上的解释,比如对时间灵活性的不同要求和所谓的生育惩罚。这篇文章则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了工资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对通勤时间或者距离存在不同的偏好。男性和女性对于通勤这一工作属性确实有着不同的态度。根据OECD国家的数据,女性每天上班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平均为22分钟,男性是33分钟;在法国,如果控制有工作的人的可见特征,女性和男性在通勤上的差异在10%到15%之间。绘制出1995年到2015年的相关图线,则可以看到,通勤上存在的性别差异和收入性别差异有着相似的走向。
文章尝试量化了男性和女性如何在通勤和工资中抉择,同时探究了通勤的性别差异和工资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作者找到法国协助失业者找工作的机构记录的数据,比如失业者期望的最低工资和能接受的最远通勤距离或最长通勤时间,选择出大约30万个样本,证明了期望工资和可接受最远通勤都有着性别差异,这二者间也存在关联。论文的创新点有三:首先,文章为生育惩罚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制说明;其次,通过对通勤路程和时间进行估价,丰富了补偿性工资差异的文献;最后是方法上的贡献,基于工作自身特征和再就业找到的工作之间的联合分布,识别出了权衡工资和通勤的关键指标——偏好。
02数据说明
文章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法国一官方机构。该机构通过一个网站登记失业人员的信息,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在登记时,失业人员必须给出自己想要寻找的工作的系列特征——什么职位,最低期望工资,可接受的最远通勤距离或最长通勤时间,是否愿意做临时工或者兼职等。如果搜寻工作的成本很高,那理性的失业登记人员就会如实回答上述问题。此外,机构对于提供就业指导的人员有着较好的监管,他们也不会误导失业登记人员上报不实内容。所以,数据存在的测量误差较小。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失业女性的前一份工作月均总工资为1941欧,平均通勤距离为16.4公里;男性相应为2087欧和20.6公里。而在失业登记时,女性月均最低期望工资是1579欧,平均最远期望通勤距离为26千米,平均最长期望通勤时间为40分钟;男性分别为1741欧,32千米和45分钟。
下图展示了文章主要兴趣变量的分布,这里把样本缩小至两年内找到新工作的人。图(a)给出了期望工资与前一份工作工资的比例关系;图(c)给出了期望通勤与前一份工作通勤的比例关系;图(b)给出了新工作工资与期望工资的比例关系;图(d)给出了新工作通勤与期望通勤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到,尽管80%的人都愿意接受比前一份工作更低的工资,但81%的人实际找到的工作带来的报酬比以往更高;而在通勤方面,91%的人愿意接受在上下班路上费更多劲,但81%的人新工作的通勤更省事。
03期望工作特征和实际就业结果中的性别差异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说明登记失业人员自报的找工作条件和两年后再就业结果确实存在着性别差异。
首先,作者把系列期望工作特征回归到了性别上,看工资和通勤在就业前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1)、(3)、(5)列的因变量是工资,(2)、(4)、(6)列的因变量是通勤。无论是否控制前一份工作和其他期望工作特征(工作时长、职位、是否是临时工或兼职),工资和通勤都呈现出显著的男女差别;第(1)列和第(2)列可以视作这种差异的最小值,第(5)列和第(6)列可以视作最大值。从数值上看,女性在工资方面的要求比男性低,但对通勤的要求则比男性高。虽然女性愿意为了更方便的通勤而牺牲一定的收入,但她们做出的让步仅是接受比男性低4%的工资,却希望可以比男性减少14%的通勤距离或时间。
实现再就业的人群中,他们的新工作的工资和通勤同样也存在着性别差异,而且跟期望工作特征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基本完全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再就业的结果里存在的性别差异是劳动力这一侧驱动的。作者还讨论了三种可能的驱动力来源:第一,希望工作时间是有弹性的;第二,希望容易变更住所;第三,居住地的影响。
其次,作者从家庭结构,失业人年龄和失业人所在地区三个维度,讨论了两种性别差异的异质性。家庭结构方面,从下图(a)可以看到,结婚且有孩子的女性比结婚且有孩子的男性的最低期望工资低6%,在未婚单身男女之中则是相差2%。从图(c)能看到,可接受的最长通勤时间或最远通勤距离的性别差异也会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而增大:没有孩子的单身女性希望通勤较可比的男性短8%,对有孩子的单身女性或没有孩子的单身女性而言,这一差异扩大到18%,有孩子的婚内女性甚至会到24%。图(b)和图(d)的结果也显示,随着家庭人数增加,性别差异也会增大。
就年龄而言,下图左半部分说明最低期望工资和最久期望通勤的性别差异在40岁之前是逐渐扩大的,之后则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有工作人群里的实际工资和实际通勤也表现出类似的差异。
文章还尝试以不同区域讨论性别差异的异质性,把数据中的样本分别划分进巴黎地区和法国其他地区,发现两个区域间的通勤有一些的不同,法国其他地区内男女工资、通勤差异比巴黎地区显著更大。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巴黎地区公共交通比较发达,法国其他地区上下班会更多依赖私人交通。
最后,作者通过查看工作史和换用美国的调查数据,验证了估计结果的可推广性。如果是有工作的人更换了工作,从事的新工作仍然会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跟之前的结果相近,这说明研究结论对法国的所有劳动力都适用。换用美国的数据则发现,失业人员期望工作特征仍然存在男女差异,而且女性期望比男性的通勤时间短26%。
04通勤偏好的性别差异
阐述了男女在工资和通勤上存在的差异之后,文章尝试对通勤进行估价,也即男性和女性分别愿以怎样的工资价格购买通勤上的便利。
对通勤估价的基础是使用期望工资和期望通勤的联合分布,以及新工作的工资和通勤的联合分布。这里还需假设失业人员都是理性人,他们知道何时需要如实地报告自己对工资和通勤的偏好。
作者首先考虑了一个简单的工作搜寻模型,并纳入通勤作为关键变量。失业人员因接受新工作而得到的效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工资带来的效用增加,另一部分是通勤带来的效用减少,用方程表达为u(W,τ)=logW-ατ,其中α可以度量男女在通勤支付意愿上的差别,也是作者尝试识别的重要系数。r是贴现率,工作匹配程度表示为系数q,失业者失业期间的流动效用为b,同时以λ的概率接受满足前述联合分布H的新工作。该工作搜寻模型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贝尔曼方程求得隐式解。
其次,作者在基础模型中添加了系列期望工作的特征以便得到显式解。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法国这家机构登记失业人员信息时,虽然询问了每个失业者的最低期望工资和最远通勤,但没有明确是不是在同一份工作中能接受的最低工资和最远通勤。作者为此假想了两种解读方式,一是在同一份工作中同时考虑工资和通勤,而是在一份工作中基于最低工资考虑最远通勤或基于最远通勤考虑最低工资。通过分别绘制男性和女性报告的最低工资和最远通勤的联合分布图,作者认为第一种假想更为合理——实现再就业的人接受的工作往往有更高的工资和更近的通勤,意味着失业人员登记时会考虑工资和通勤之间的权衡,倾向于汇报在同一份工作中可以实现的工资和通勤。正文中也只汇报了第一种假想下的结果。
识别α具体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基于假想一绘制出同时满足期望工资和期望通勤的期望曲线,第二步则是在这些曲线中找到和工作搜寻模型最为一致的一条,然后尝试估计这条曲线的斜率,也就得到α。
该部分最后给出了估计的斜率系数表格。对全样本而言,女性工资相对通勤的弹性是0.15,男性是0.12,检验二者之间的差异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了通勤确实会更加明显地降低女性的效用。再基于婚姻状况和家庭规模划分子样本,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女性的工资—通勤弹性会略有增加,但性别差异数值上无明显变化,这个差异甚至会变得不显著。作者还试算现实生活中这个弹性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权衡,如果假设增加一倍的通勤,对男性而言,他们会要求补偿0.8倍的工资,女性则要求补偿0.98倍的工资。
05 通勤偏好对工资性别差异的作用
可以看到,女性普遍偏好寻找离居住地更近、工资略少的工作,如果工作地太远,她们要求的工资溢价会比男性高。那这种对通勤的要求,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工资上的男女差异呢?
作者再次修正了工作搜寻模型,调整了期望曲线,假定工资和通勤分别符合伽马分布和另一特定分布,利用广义矩估计法得到模型系数的结果。
针对以上得到的模型,文章考察了通勤对工资性别差异的贡献度。作者进行了反事实推断,保持其他系数不变,把用于估计男女通勤估价差别的系数α减小18.2%(Table V中男女平均差异0.027/0.148),变化期望曲线,分解工资差异,查看通勤对其作用的效果。结果显示,对通勤的不同偏好能解释13.8%的期望工资差异,α的差异则足够充分地解释了通勤偏好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表格里的系数说明α的差异解释了140.6%的通勤偏好差别,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这里可能的原因大概是在于控制变量里的一些因素可能也会造成通勤偏好的差别。又因为既往工作也可能和对通勤的估价相关,分解工资时还考虑是否添加工作史的信息,比如上一份工作的工资和通勤。如果不控制工作史,通勤对工资性别差异的解释比例会下降,通勤偏好对α的解释度也会下降。
如果考虑到婚姻状况和家庭规模再进行效果分解,可以看到通勤可以解释工资性别差异中的10%到20%。
06利用调查数据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对第一部分提到的一个说法更详细的回应——通勤偏好的性别差异是劳动力的自我选择,是源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的作用。
法国这家登记失业人员机构的网站上,也可以供雇主发布职位招聘信息,想要找工作的人也可以注册申请这些职位。此外,机构工作人员还会对职位申请者进行标注,是否成功地申请了某一职位。作者选用这个数据,估计通勤距离对男性女性产生的差异化影响。
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就职位发布者而言,员工雇佣率在5%左右,发布职位的平均通勤距离是19km,和第一部分的结果相近,职位平均工资是1539欧,比第一部分统计的平均期望工资更低;就职位申请者而言,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会被雇佣,每人平均申请6个职位;就职位而言,94.8%都是由这些申请者获得,而每个职位平均有21位申请者。总体而言,雇主和雇员通过该网站能够以较高的概率实现匹配,网站也因此在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作者利用条件logit模型,查看人们会不会更可能申请工作地点距离住处更近的职位。回归结果表明,对女性而言,工作地点距离住处越远,她们申请这一职位的可能性越低。控制最低工资和其他个人特征后,结果依然稳健。
文章前面已经说明男女通勤偏好差异是源于二者效用函数的差别——他们对通勤和工资的重视程度不同。其实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差异的出现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对供给侧进行了选择,如果一份工作的通勤较远,雇主倾向于雇佣男性,所以女性就不会费心去申请这些职位。为确认男女通勤偏好来源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作者在控制了申请人年龄、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之后,绘制出了男性和女性随着通勤距离变化的雇佣率图线。如果申请人居住地离工作地较远,性别因素并不会显著影响其最后是否被雇佣。
07写在最后
文章研究了男性和女性对通勤表现出的偏好差异,并把这种差异和工资性别差异联系了起来。同时尝试构建出工作搜寻模型,对这种偏好差异进行量化。最后还探讨了这种差异是来自于劳动力本身的选择。文章并没有说明女性做出这样的选择更加具体的原因,但在文献回顾部分提及了已有文献认为可能是基于安全和家庭的考量。
作者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具有政策指导价值的,技术进步会使得远程工作的成本更低,雇主允许居家上班可能进一步缩小工资的性别差异。此外,城市规划特别是交通方面的设计需要更加的注意,它会对通勤产生潜在影响,而且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结果可能不同,这样又会传导至影响他们的工资水平。
推文作者简介:
余玉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经济管理2020级学硕,主要兴趣: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欢迎互动交流:yuyufang2010@163.com。
Abstract
We rela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willingness to commute to the gender wage gap. Using French administrative data on job search criteria, we first document that unemployed women have a lower reservation wage and a shorter maximum acceptable commute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We identify indifference curves between wage and commute using the joint distributions of reservation job attributes and accepted job bundles.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steeper for women, who value commute around 20% more than men. Controlling in particular for the previous job, newly hired women are paid after unemployment 4% less per hour and have a 12% shorter commute than men. Through the lens of a job search model where commuting matters, we estimate that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mute valuation can account for a 0.5 log point hourly wage deficit for women, that is, 14% of the residualized gender wage gap. Finally, we use job application data to test the robustness of our results and to show that female workers do not receive less demand from far-away employers, confirming that most of the gender gap in commute is supply-side driven.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