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张谦
原文信息:Sposi, M. (2019). Evolv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sectoral linkages, and structural chang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03, 75-87.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产品价值链开始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并不断促进着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变迁的研究试图解释以下三个事实: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的份额不断下降、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工业所占的份额则呈现出先增后减的“驼峰”状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为此,学者们围绕产品供需等方面的特征将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结构变动的动因区分为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投入-产出联系(部门联系)和比较优势(贸易)。那么,如何在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下对这几种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就构成了经济结构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面。
 
既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和贸易对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较少对投入-产品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而后者对国家间工业部门“驼峰”状变动的影响却占到了74%。以此为背景,本文在综合全球性贸易失衡、服务贸易、贸易壁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运用更为一般性地分析框架考察了投入-产出联系对结构变迁的影响。
 
本文首先运用现实数据对全球主要国家的结构特征和部门联系进行分析,提炼其基本事实和相互关系;然后,在运用多国家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再次,运用现实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校准分析,得到待估参数;最后,进行反事实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二、基本事实
 
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佩恩表(PWT)等,作者运用所有经济活动标准分类规则(ISIC)将41个国家的34个行业区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部门(产业),并揭示了结构变动和部门联系的基本事实。
 
图1刻画了41个国家1995-2011年间三个部门所占份额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农业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而工业所占的份额则呈现出先增后减的“驼峰”状变动趋势。同时,表1揭示出不同国家投入-产出关联(部门联系)具有如下特征:在农业部门中,富裕国家的中间投入相比于贫穷国家更加密集,而富裕国家的农业产出份额却低于贫穷国家;在所有部门中,富裕国家的服务投入相比于贫穷国家更加密集,特别是在服务业部门。
 
三、模型构建与校准
 
在Uy et al(2013)和Swiecki (2017) 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作者构建了一个三部门多国家的李嘉图贸易模型。该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现实经济进行了刻画,并考虑了贸易的影响。就供给侧而言,三个部门组合产品的生产主要不变弹性(CES)的生产函数给出,每个部门的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效率、劳动力以及三大部门的中间品投入;就需求侧而言,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取决于其对三类组合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决定,并由非位似的CES函数进行刻画。同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本文假定所有产品是可贸易的,且考虑了贸易壁垒的存在。
 
在竞争性均衡中,经济体需要满足一下条件:给定预算约束下代表性家庭的效用水平最大化;价格给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每个国家从价格最低的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并且市场得以出清。
 
本文的校准分析主要评估不同消费所占份额、收入弹性以及价格弹性等参数,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其他参数进行赋值。同时,为了贴近现实,作者在分析中综合考察了贸易失衡与劳动禀赋、贸易壁垒与基础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等的影响。
 
四、反事实与稳健性检验
 
为了探究部门联系对结构变动的作用机制,本文作者首先在跨国部门联系给定的情形下探讨最终产品需求与增加值变动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并在后续一般性的经济环境中探讨国家间结构变动规律的动因。
 
图2分别在国家间投入产品结构固定和组合品的最终需求固定的情形下刻画了工业的增加值份额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投入-产品结构对于解释工业份额的“驼峰”状变动趋势具有显著作用。
进一步地,通过放开跨国部门联系给定的假设,本文探讨了生产率与相关价格的互动对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如表3所示。通过比较可得,生产率变动到相对价格变动的转化是部门联系对结构变动发挥作用的另一个作用机制。另外,通过变换贸易失衡的测度方式、改变贸易弹性以及变换效用函数的形式等,本文作者对以上分析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进而论证了上述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五、结语
 
国家间部门联系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系统性的变化规律,并对结构变动施加重要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最终产品需求与增加值的互动主要取决于部门联系,并且国家间部门联系的变化对工业份额“驼峰”状变动趋势的影响占到了74%;部门联系对生产率增长和相对价格变动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农业生产率增长最高,而服务业生产品增长最慢,使得贫穷国家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地更快,而服务业产品的相对价格上涨的更快,扩大了其农业份额下降的影响,从而使得工业份额的变动呈现出“驼峰”状的变动趋势。
 
本文的分析对结构变动的动因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深入探讨了部门联系对工业份额“驼峰”状变动趋势的影响,从而是对既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而通过运用三部门的多国贸易模型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更为全面的揭示了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以及部门联系发挥作用的机制。无疑,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当前形势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Intermediate-input intensities vary systematicall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countries. These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input–output linkages account for 74% of the curvature in the hump shape in industry’s share in value added across levels of income per capita. This is twice as much a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variation in the composition of final demand. Using a three-sector, open-economy model of structural change I find that this result is robust to 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s.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709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