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杨树斌
原文信息:Manova, K. and Z. Yu. 2017. "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qual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09, 116-137.
推文摘要:这篇文章从产品质量差异的角度研究多产品企业的运营方式,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排序,在每个市场上首先销售其质量较高的核心产品,然后再出口其他质量较低的边缘产品。
1. 研究背景和贡献
多产品企业如何组织其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销售更多的产品,但它大部分的销售收入、出口和利润主要来自其少数几个核心产品。目前关于多产品企业产品分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这篇文章从产品质量差异的角度研究多产品企业的运营方式。企业可以观察到其产品的质量等级,然后根据质量等级来决定其服务哪些市场和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文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贡献,第一,这个研究建立在国际贸易里的多产品企业和企业效率和质量异质性的基础上,从两者间的交互影响来分析多产品企业的行为;第二,这篇文章对全球化的经济影响也具有借鉴意义,它的结论显示,从以质量为驱动的资源在企业内部产品间的重新配置的角度,来理解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表现和总福利是比较重要的;第三,这篇文章通过海关数据研究了产业组织里关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决策的相关问题;第四,在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上,之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这篇文章指出提升产品质量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理论依据
假设有J+1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异质性企业可以生产多种横向和纵向不同的的产品。
消费者:j国消费者的效用与产品种类、产品数量和质量成正比,与产品价格成反比。
生产者:企业在开始生产前需要支付研发(沉没)成本,在开始生产后才知其生产效率λi。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ωi与其生产效率λi的比值。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需要的要素的边际成本也较高,因为需要投入较高质量的中间品,专业的设备以及技术工人。生产效率与要素质量之间具有互补性。企业需要支付固定运营成本f和对每条产品线的管理成本fp,这意味着不同能力的企业会选择生产不同种类数量的产品,同时,进入国外市场j需要额外支付fj的运营成本,因此,一些低能力的企业不会出口或只会出口到少数国外市场;此外,出口到国外市场的每个产品需要支付fjp的产品线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
企业通过对每个产品的利润最大化来实现总利润的最大化,首先选择最优投入要素成本ωi和产品质量qi,然后决定是否进入市场j以及在j国最优价格pji和供给数量xji,来最大化产品的利润。
由于生产效率与投入要素之间的互补性,高效率的企业会倾向于使用高质量的投入品进而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这就使得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种类的产品出现质量差异,以及企业根据其自身在生产不同种类产品时的效率水平来选择生产何种质量的产品。
不同企业在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时,(i) 如果产品没有纵向差别,或者产品有纵向差别但高效率的企业使用高质量的投入品的边际成本的增加低于其质量的提升,那么效率高的企业的边际成本较低;(ii) 如果产品存在纵向差别,高效率的企业使用高质量的投入品的边际成本的增加高于质量的提升,效率高的企业的边际成本较高。情况(i)称之为效率排序(efficiency sorting),情况(ii)称之为质量排序(quality sorting)。在效率排序下,高效率企业产品的价格较低,获得的加成较高,其销售收入和利润较高;在质量排序下,同一类型产品中,高效率企业的产品质量较高,价格也较高,因为其边际成本和获得的加成较高,其销售收入和利润较高,另外,在同一企业内,它的高质量的产品的价格较高,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也较高。
在决定一个产品是否进入国外市场时,企业只会选择进入预期利润为正的市场。对于多产品企业,一般来说核心产品是它的高质量产品,核心产品会售往更多市场,获取更高的收入。对于不同的企业,高效率的企业会进入更多的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因此,高效率的企业在出口地数量,每个市场销售的产品范围和销售收入要高于低效率企业。
作者提出以下四个假设:
(1) 在同一个出口市场,出口价格和销售收入在质量排序下成正比,在效率排序下成反比;
(2) 对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在同一个市场,出口价格和销售收入在质量排序下成正比,在效率排序下成反比;
(3) 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排序,当它们在一个市场扩张产品范围时,在质量排序下会增加更多低价格的边缘产品,在效率排序下会增加更多高价格的边缘产品。对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产品范围与平均价格在效率排序下正相关,在质量排序下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
(4) 对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出口产品范围与出口销售额正相关;固定加成下,产品销售额分布与产品范围无关;可变加成下,向核心产品的倾斜随着产品范围下降。
3. 实证分析
数据:这篇文章使用的是2002-2006年的中国海关数据。
作者首先检验了假设(1),出口价格与销售收入成正比,说明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存在质量差异,更成功的出口商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收取更高的价格。
回归结果与预期一致,销售收入与产品范围成正比,即出口商在销售较多产品的国家获得的收入更高。同时,产品范围与平均价格负相关,证实了质量排序。
为了检验企业进入市场的产品选择,作者对每个企业的产品按销售额进行排序,销售额最高的产品排第一,销售额次之的排第二,以此类推,然后求出平均、最大和最小的排序值,分别对产品范围回归,结果显示,最小排序值与产品范围无关,平均和最大排序值与产品范围正相关,说明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排序,在每个市场上首先销售其核心产品。然后同理作者将企业产品按价格排序以研究企业的质量排序,得到类似结果,说明企业的核心产品一般来说是它的最贵的产品,也是质量最高的产品。
4. 结论
这篇文章从企业的产品排序和质量差异的角度研究了多产品企业的运营策略。作者使用中国海关数据,证实了多产品企业根据其产品质量差异来分配市场。多产品企业使用质量不同的中间投入品生产出有质量差异的多种产品,它们的核心产品价格较高,使用较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也获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在它们提供较少产品的市场上,它们会选择集中供给质量较高的核心产品,舍弃低质量的边缘产品;当它们在一个市场扩张产品范围时,会增加出口低价格的边缘产品。这篇文章的分析非常细致和严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global operations of multi-product firms. We present a flexible heterogeneous-firm trade model with either limited or strong scope for quality differentiation. Using customs data for China during 2002–2006, we empirically establish that firms allocate activity across products in line with a product hierarchy based on quality. Firms vary output quality across their products by using inputs of different quality levels. Their core competence is in varieties of superior quality that command higher prices but nevertheless generate higher sales. In markets where they offer fewer products, firms concentrate on their core varieties by dropping low-quality peripheral goods on the extensive margin and by shifting sales towards top-quality products on the intensive margin. The product quality ladder also governs firms’ export dynamics, both in general and in response to the exogenous removal of MFA quotas on textiles and apparel. Our results inform the drivers and measurement of firm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trade reforms, and 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