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信息
 
《论货币》,见《休谟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12年。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连同他的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一起,成为了货币理论的经典。
 
在西方学术的历史上,休谟的名气无疑来自他的“怀疑论”哲学。这一将经验论发挥到极致的学说,给人们对客体、主体和因果关系认识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休谟可不是一个怀疑论者,他不仅与英法上层人士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还作为亚当·斯密的良师益友,帮助斯密取得伟大的成功。同时,休谟还在历史学和经济学中取得了值得一书的成就,“货币数量论”就是他的经济学成就的重要代表。
 
所谓“货币数量论”是与“货币价值论”相对的。在金属本位的时代,货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能直接换取一定价值的商品。然而休谟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却大胆地提出,真正决定货币价值的是货币的数量多少。这一学说后来被转化为“货币数量方程”(MV=PY),在二战以后在芝加哥被重新发扬光大,并成为了曼昆《经济学原理》教材的一部分。
 
休谟的货币数量学说,主要来自于他的《论货币》一文。在《论货币》中,休谟主要是围绕货币的多少并不影响社会的繁荣而展开的。他从十八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大量金银涌入欧洲,物价随之普遍高涨的现象观察得到,金银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财富的增加,反而高涨的物价抵消了财富增加的效果。对此,他提出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货币量的多寡是无关紧要”的观点,并对“货币增多可带来社会繁荣”及“货币缺乏使得国家羸弱”两个观点进行了反驳。休谟指出,虽然货币的增多能够短期内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但长期来看,一旦货币增加停止,经济就会重新陷入停顿。而对于那些缺少货币的国家,休谟认为是因那些国家“社会等级简朴而非考究”的结果。简朴的社会使得一国之内大多乡镇仅需物物交易即可满足生活需求,货币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因此阻碍经济的发展。
 
不过休谟在论述中承认了货币的增多会在短期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休谟认为,由于货币增多所带来的物价上涨需要时间,当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持有货币数量增多的原因是全行业的物价上涨时,货币的增多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带动社会繁荣。因此政府应该“尽量保持这股(货币数量)增长的势头”。以现代的眼光看,休谟的论述已经偏离了古典经济学货币中性论的假说,肯定了政府增加货币的供给、人为地制造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不论休谟的这一论述是否存在逻辑问题,也不论休谟的论述还存在多少处“瑕疵”,货币数量论还是得到了广泛流传与认可。这一理论在当时的最大应用,就是反对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认为,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国家致富的根本原因,为使国家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应该拼命赚取顺差。但休谟却通过他的论述说明,顺差多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大,因此也就破除了贸易差额论者的理论观点。事实证明,休谟的这一论述影响相当深远,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贸易不平衡带来的通货膨胀(紧缩)的问题,贸易差额论自休谟以后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休谟的货币数量论,连同他的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一起,成为了货币理论的经典。而他对货币一直持有货币在“进入流通过程以前没有价值”、“商品和货币二者只是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定数量的关系”的认识。这一认识使得他在文章中处处宣传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否定货币的价值属性。当然,这一认识的超前性也使得他的学说在纸币普遍流通的现今社会再一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逯 建  陈宝忻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709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