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徐伯阳
原文信息:
Chen, H., Liao, H., Tang, B. and Wei, Y., 2016, "Impacts of OPEC's Political Risk On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VAR Models", Energy Economics, 57: 42-49.
01 引言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着全球经济运行,股票市场、就业市场和众多基础性行业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油价因此受到了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能源产品,原油同其他商品一样,受到了供给、需求和投机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由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在工业生产、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原油常被视为与能源安全和政治因素高度相关的战略资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海湾战争、亚洲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欧佩克”国家减产、2008年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剧烈,深刻影响了国际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欧佩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联盟,原油产量占到了全球份额的42%,同时“欧佩克”国家也遭受了全球近30%的恐怖袭击,政权迭代频繁,政治波动更加强烈。因此,分析“欧佩克”国家的政治波动对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影响,有助于对原油市场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并进行更加精确的预测,从而对原油的投资决策和风险规避方法意义重大。
02 数据与模型
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SVAR)模型的基本框架,作者主要考虑了“欧佩克”国家政治风险、原油供给、原油需求、投机因素和原油价格五个变量,其中前四个变量为原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作者选择“欧佩克”组织中10个主要国家,1998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原油价格为布伦特市场原油价格,原油需求和原油供给分别采用全球经济活动指数和国际原油生产量作为代理变量,投机因素由纽约商业交易所中原油期货非商业做多交易者的比例进行描述。对于“欧佩克”国家政治风险的描述,作者选择全球国家风险指南(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ICRG)风险指数作为衡量政治风险的标准。由于ICRG指数衡量的12个因素并非全部与原油生产相关,因此作者仅选择了与原油生产最相关的8个因素加入指数的计算中。同时该系数越大表示国家风险越低,为了更直观的对风险进行展示,作者将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了转换,计算规则如下:
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变量并非完全平稳,仅在一阶差分后存在平稳性。为此,作者采用Toda and Yamamoto (1995)所提出的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允许变量存在单位根,对于其平稳性不作要求。得益于此,作者可以使用水平变量展开分析,从而保留了数据中的更多信息。
03 实证结果
首先,作者分析了“欧佩克”整体政治风险波动对于原油价格的脉冲响应情况,下图分别表示了原油价格在一标准差政治风险冲击、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投机冲击影响下的脉冲响应结果。
结果表明“欧佩克”政治风险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在冲击发生后的第17个月开始显著,并持续10个月左右,表明其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尽管置信下限接近于0,显著性较弱,但我们仍可以确认“欧佩克”组织的整体政治风险显著提高了国际油价。同时,需求波动和投机因素对于原油价格也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供给因素并未对油价产生显著的影响。
模型中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如上图所示,原油供给和原油价格在2008年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断点,表明原油供给和价格的波动机制在金融危机后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其次,作者对“欧佩克”整体政治风险对油价波动的解释能力进行了探究。通过方差分解方法(Variance Decomposition Approach, VDA),作者将油价变化分别分解到五个因素中,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不难发现,在短期之中(6个月),由“欧佩克”政治风险波动引起的油价变化仅为0.27%,在五大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小,这也解释了原油价格对政治风险的脉冲响应在初期并不显著的原因。而投机因素和需求因素在短期内对油价波动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分别占到了28.58%和14.6%。由于方差分解的结果在第36期时达到稳定状态,作者对36个月后的分解结果进行了重点阐释,从而描述其在长期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政治风险冲击所贡献的解释力达到了17.58%,仅落后于需求冲击,而在主要因素中排名第二。这也就合理的解释了政治风险的脉冲响应在初期不显著,而在后期逐渐提高,表明由于石油生产、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所产生的时滞,政治风险往往仅在长期影响着原油价格,而短期并不显著。
其次,作者将所有“欧佩克”国家分为中东、北非和南美三个组别,比较了不同大洲的“欧佩克”国家政治波动对于油价的影响程度。下表和下图展示了三组国家政治波动对于原油价格产生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中东地区的“欧佩克”国家对于油价波动有着更强的解释力度,其影响也更为显著,从冲击产生后的6个月开始,持续16个月左右。相比于其他地区,中东国家的影响力度更加显著,作者猜想这是由于中东地区产油量更大,且地缘政治事件频发所导致。2014年时,中东地区的“欧佩克”成员国产油量占到了“欧佩克”组织的73.7%,是原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此外,中东地区恐怖袭击频发,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的发生造成了明显的政治不稳定,政权迭代时有发生。因此,中东地区对于此有着更强的解释能力。
最后,作者将政治风险拆分,讨论了不同种类的政治风险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作者分别分析了原油价格对外部冲突、内部冲突、腐败、政府稳定性、种族问题、法律秩序、宗教冲突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脉冲响应状况,结果如下图所示。八种政治风险中的四种显著提高了原油价格,其中内部冲突所产生的脉冲效应最为明显,其显著性也最先得到了改善。这也就表明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不仅应关注政治风险对于原油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冲击,还应重点突出,对于内部冲突、法律秩序等风险进行重点考察。
Abstract
The impacts of OPEC's political risk on the fluctu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have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nalyzing the impa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risk aversion strategies in the crude oil markets. Therefore,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ICRG) index as a proxy for the countries' political risk situation, we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OPEC's political risk on the Brent crude oil prices, based on several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SVAR) models. The main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political risk of OPEC countries does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Brent crude oil prices in the sample period from January 1998 to September 2014,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s appear in about one and a half year and last about a year. (2) OPEC's integrated political risk contributes to 17.58% of the oil price fluctuations in the sample period, which is only lesser than that of the oil demand shocks (34.64%). (3) Compared with the political risk of OPEC countries in North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the political risk of OPEC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oil price fluctuations. (4) Among the eight components of the political risk in OPEC, the internal conflicts contribute most to the oil price fluctuations in the sample period.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