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https://www.sohu.com/a/294699306_655713
原文信息:
Yang, T.D. “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9, 1999, no. 2
https://www.jstor.org/stable/117126?seq=1
01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的确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也备受关注。其中,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尤为瞩目,虽然不同文献所展示的测度结果有一定差异,但这些数据结果均显示出同样的事实,那就是收入差距仍处在一种高位水平。其背后的原因为何?这些原因是否还在催生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学界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一直在推进,且愈加细致和深入。源于此,本次所推文章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测度,更重要的是,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所得结论对今天依然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02
研究思路
本文运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及其成因。具体而言,采用基尼系数对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分解为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三部分。结果发现,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是整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驱动因素。偏爱城市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例如劳动力流动限制、福利制度、通货膨胀补贴和对城市的投资信贷等金融政策,成为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
03
收入差距的测度和分解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符号解释:代表总人数,和分别代表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和分别表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是城市人口比例,是城市平均收入与总的平均收入之比,是城市的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的计算及符号说明亦如此;表示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残差项取决于城乡间收入重合的频率和程度。
公式含义:上述公式为收入差距的核算提供了框架,第一部分是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第二部分是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第三部分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04
数据及收入差距的测度结果
样本解释: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1986、1988、1992和1994年住户调查的数据,样本包含四川和江苏两个省份。其中,四川的样本住户从4826户上升至6601户,江苏的样本住户从2931户上升至4233户。当然,此数据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城乡间对收入的定义可能不一致,生活成本未随时间和区域进行调整,未考虑非货币性收入等等。即便如此,根据这套数据核算的收入差距依然是比较合理的,理由有二,一是这是长期以来研究中国收入分配的重要来源,二是这些局限性未随时间变化加以调整,因而它们对核算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偏差没有发生变化。
收入差距的测度结果:第一,自1986年到1994年,整体的收入差距是扩大的;第二,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较小;第三,农村内部的收入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较大,但是这一比例历年变化不大;第四,本文最主要的发现是第四列和第五列的测算结果,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在增加,且在整体收入差距中所占比重较大。整体而言,城乡间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趋势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05
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成因
上述结果可进一步引出两个问题: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将农村和城市分割开来?在此基础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计划经济时期,在倾向于重工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及政策影响下,农业剩余大部分用于城市的资本积累和补贴。例如,一些对农业生产和采购进行支配的政策、压低粮食价格以及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等等。改革开放前,资本和商品过度集中在城市地区,城市工人的生产力和收入远远超过农村劳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城乡分割问题。这些政策包括提高农产品采购价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宽对农村地区非农业活动和城市就业的限制等。一系列政策的确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进而减少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自1978年到1985年,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比从2.9降到2.2,降至之前的40年来的最低水平。
然而,制度改革远未完成,城市居民依然享受着一些农村居民无法享受的福利待遇。第一,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依然未完全对农村户籍人口开放。这就意味着,农村家庭如果迁移到城市,将面临公共服务价格大幅上涨的难题,这些体制性障碍造成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而这种差距通过人口流动的方式加以抹平的可能性很小。第二,农村的土地制度安排对劳动力流动也有影响,进程落户的农民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收益不高,这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除了这些障碍外,财政政策也是成因之一,因为城市居民从中获益较大。1986年至1992年,中国平均通货膨胀率为8.5%,这一负担由所有家庭分担。造成通货膨胀的部分原因来自政府支出和投资的增加,而这些支出和投资却主要用于城市。例如,在这期间,对城市经济的支出和投资所占份额约为52%到62%。相比之下,同期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只占预算的不到10%,而农村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73%-76%。第四,相机抉择的政策也可能导致收入再分配。在1988-1989年的高通胀之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紧缩政策,收紧了投资信贷特别是对农村工业的信贷。1989年和1990年,乡镇企业总数连续两年减少,就业人数也相应减少。这些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农村人口的收入,导致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上升。
06
结论与启示
对中国两个省份的收入差距进行核算和分解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在总的收入差距中占很大比例,成为导致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偏向于城市的政策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成因。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更偏重于城市,一些补贴、投资和信贷等也更偏向于城市,这将造成农村面临更高的通胀税,而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农村人口迁移至城市而缓解的。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如何让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如何同等的享受补贴、投资和信贷政策,如何避免通胀的负担向农村居民倾斜是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