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邓卫广
 
原文信息:Booij, Adam S.; Edwin Leuven and Hessel Oosterbeek. 2017. "Ability Peer Effects in University: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84(2), 547-78.
 
1 摘要
 
本文利用2009-2011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数据测量辅导课班级的同群效应。作者随机分配大一经济类的新生到具有不同能力构成(方差)的辅导课班级,从而有效识别辅导课班级同学的能力构成对个人成绩的影响。他们发现班级同学的能力构成对个人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引言
 
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班教学?根据能力分班真的可以提供学生的成绩吗?那么是哪些类别的学生能够通过分班教学得到更好的成绩呢?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经济学界的核心问题。
                                
3 识别策略
 
随机分配学生到具有不同能力构成的辅导课班级。
 
4 论证过程
 
本文主要识别班级同学的个人背景特征引起的同群效应(contextual effects),尤其是同班同学的能力构成(方差)对于成绩的影响。有两种方法可以识别同伴特征的方差的影响,一种是自然出现的群体构成的差异,另外一种是通过随机实验。作者通过随机实验来构建具有不同相似度的能力构成的班级。
 
定义:能力被定义为学生在高中最后一次考试(高考)的绩点(GPA),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成绩。用标准化的GPA的标准差作为一个班级能力异质性的测量变量。
 
模型:文章的回归模型建立在等式4:
 
 
一、随机性检验
      
作者首先检验随机性是否满足,Table 3前两列表明样本满足随机性的要求,同伴的能力和自己的能力不相关。同时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学分、绩点、退学率)有显著影响(3-5列)。
 
 
 
二、总体同群效应检验
 
 
三、分班教学的同群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群体异质性对于同群效应的影响,作者把分班的结果和混合班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格5-6所示。
 
班级划分方法:
1.混合班级(Mixing):各种能力的学生混合在同一个班级里。
2.两分法分班(Two-way tracking):低于平均成绩的分在B班,高于平均成绩的分在A班。
3.三分法分班(Three-way tracking):差等生、中等生、优等生分别分到L、M、H班。
4.单独分班,如差等生单独分班(Track Low):差等生单独分班,其他的(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同一个班。
 
 
表格5表明,分班教学有利于差等生和中等生学分的提升,而对优等生没有影响。而表格6的结果显示,分班教学有利于差等生和中等生绩点的提升和退学率的降低,而对于优等生没有影响。
 
四、机制探索
 
文章进一步探讨分班教学同群效应的分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如表格8所示。通过分班教学,差等生和中等生(尤其是前者)更多的与同伴进行教学互动,也更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了成绩,而与教师的行为没有关系。
 
 
【结果】
1.同群效应具有非线性和异质性的特点。
2.同伴能力的均值的提升会提高个人的学习成绩,但是同伴能力的方差的扩大降低了个人的学习成绩。
3.在能力异质性高的群体,同群效应更明显。
4.随着群体整体能力的提升,群体的异质性对个体的影响减弱。
5.优等生的成绩不受同伴能力的影响。
 
【结论】
差等生和中等生可以通过分班教学来提升他们的成绩,降低他们的退学率。这是因为通过分班教学,差等生和中等生更多的和同伴互动,也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分班教学对优等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政策建议】
按能力分班教学是有必要。差等生和中等生尤其需要进行分班教学,因为分班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在教学中的互动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论文的可能的延伸:
1.样本来自同一个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大一学生。其他类型的大学、中小学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呢?其他年级的学生呢?是否有不同的结果?
2.文章主要分析班级的能力构成对于同群效应的影响,那么班级其他方面的特征构成呢?
3.辅导课班级的结论是否可以延伸到宿舍、工作单位等其他群体中?
4.如果能够有相关的数据可以进一步检验一个可能的机制:混合教学中,优等生主导了教学过程中,而差等生和中等生没有多少机会参与教学活动,这也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推荐阅读文献
Duflo, Esther; Pascaline Dupas and Michael Kremer. 2011. "Peer Effects, Teacher Incentives, and the Impact of Tracking: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valuation in Keny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5), 1739-74.
Carrell, Scott E.; Bruce I. Sacerdote and James E. West. 2013. "From Natural Variation to Optimal Policy? The Importance of Endogenous Peer Group Formation." Econometrica, 81(3), 855-
 
Abstract
 
This article estimates peer effects originating from the ability composition of tutorial group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economics. We manipulated the composition of groups to achieve a wide range of support, and assigned students—conditional on their prior ability—randomly to these groups. The data support a specification in which the impact of group composition on achievement is captured by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peers’ prior ability, their interaction, and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own prior ability. When we assess the aggregate implications of these peer effects regressions for group assignment, we find that low- and medium-ability students gain on an average 0.19 SD units of achievement by switching from ability mixing to three-way tracking. Their dropout rate is reduced by 12 percentage points (relative to a mean of 0.6). High-ability students are unaffected.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indicates that in tracked groups, low-ability students have more positive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are more involved.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eachers adjust their teach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groups.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544篇文章 1天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