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片来源:小红书ECHOFOOTBALL

原文信息:

(1) Choi, J., & Choi, I. (2017). Happiness is medal-color blind: Happy people value silver and bronze medals more than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8, 78-82.

(2) Fleche, S., Lekfuangfu, W. N., & Clark, A. E. (2021). 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family and childhood on adult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British cohort dat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81, 290-311.

(3) De Neve, J. E., Ward, G., De Keulenaer, F., Van Landeghem, B., Kavetsos, G., & Norton, M. I. (2018). The asymmetric experi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Global evidence us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dat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00(2), 362-375.

引言

01

在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我们再次见证运动健儿们以“更高、更快、更强”精神挑战人类极限。奥运会奖牌不仅彰显着运动员个人胜利,也是全球观众情感共鸣的某种载体。诚然,奖牌是所有运动员最终追求,但Choi等(2017)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幸福感不同的人在看待金、银、铜牌价值时,会表现出显著的认知分化。

研究发现,幸福感较低的人更倾向于追求金牌所象征的“终极成就”,而幸福感较高的人更能从银牌和铜牌中获得满足,认为这些奖牌同样代表着荣誉和成功。这一心理学观察激发了笔者对经济学领域中关于幸福感研究兴趣。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Fleche等(2021)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的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童年经历影响,并可能对其多种价值取向和认知产生深远作用。而De Neve等(2018)发表于《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研究则强调了当期宏观经济波动对个体幸福感造成的不对称影响。

如上所述,本文将从奥运奖牌如何影响幸福感分化研究引入,并结合其它有关幸福感形成的经济学文献,尝试探讨幸福感如何塑造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世界观。这一探讨或许也为我们带来启示:当我们在体育赛场上不再只重视金牌,而开始为银牌、铜牌甚至为没有奖牌的选手喝彩鼓掌时,才是真正迈向体育和文化强国的起点;当我们在人生赛场上不再只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才是我们洞悉成熟和幸福真谛的开始。当然,囿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本文仅将展示并对比其中核心观点与结果,期待与感兴趣读者进一步探讨与交流。

02

幸福感分化 & 奥运奖牌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宣称,奥运会是运动员之间个人或团体项目的比赛而非国家间的比赛较量,然而这一理念定位并未影响部分群体将奥运会奖牌榜视作衡量国家地位和竞争力的象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美国分别获得51和36枚金牌,但美国则通过强调其在个人奖牌总数上的优势,自称为奥运会的“全球领先者”。事实上,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不同群体在赋予奖牌相对价值上的差异:“金牌优先”法采用1-0-0的权重体系,而“奖牌总数”法则是1-1-1的权重体系。这种差异不仅源于各国对自身利益考量,还可能根植于不同的心理价值观念——金牌优先法传达了“获胜即一切”的理念,而强调奖牌总数则反映对所有奖牌同等重视。

基于此,Choi等学者尝试从幸福感的角度探讨这一现象,研究个体如何在对奥运会金、银、铜牌的价值感知中体现出其内在幸福感的差异。已有关于幸福感研究表明,幸福感较高和较低的人在看待细微事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幸福的人往往能够从生活中的积极小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而幸福感较低的人则难以从这些细微的积极体验中获得满足。因此作者进一步假设,幸福感的高低同样会影响个体对奥运会奖牌的感知价值。相比于幸福感较低的人,幸福感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重视银牌和铜牌,并更偏好奖牌总数法,而非单纯追求金牌至上。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作者招募了来自韩国和美国的近500名参与者,采用实验法逐步检验了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1)首先,参与者被问及“在奥运奖牌争夺战中对国家进行排名的更好方法是什么?”选项包括“总奖牌排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和“金牌第一排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以测试幸福感较高的参与者是否更倾向于支持奖牌总数法,而幸福感较低的参与者是否更倾向于金牌优先法。

(2)接着,通过提问“在奥运会上,多少枚银牌相当于一枚金牌?”、“奥运会上多少枚铜牌相当于一枚金牌?”以及“奥运会上多少枚铜牌相当于一枚银牌?”等问题,进一步检验幸福感较高的参与者是否对银牌和铜牌赋予更高的价值感知。

(3)最后,通过一系列关于幸福感陈述,如“小而频繁的积极经历比大但不频繁的积极经历让我更快乐”以及“几项小的积极经历不能给我带来与一次大的积极经历一样多的幸福”,验证“重视频率而非强度”理念是否是个体幸福感影响奥运奖牌认知的作用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关于参与者幸福感和不幸福感的评估主要通过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量。

研究结果显示:幸福感较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重视经常发生的小事,而幸福感较低的人则更关注少见而强烈的体验,这一差异在其对待奥运奖牌的价值认知上同样得到了体现。幸福感较高的人比幸福感较低的人更倾向于支持奖牌总数法,并且在对银牌和铜牌的价值感知上明显高于幸福感较低的参与者。其次,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幸福感的频率效应”在个体幸福感与奖牌价值感知之间的桥梁作用,幸福感较高的人通过重视小而频繁的积极体验,在个人幸福与奥运奖牌相对价值评估中形成了更为包容的态度。

幸福感 & 童年环境塑造

03

在探讨关于幸福感研究时,前面我们从心理学领域实验了解幸福感如何影响个体对奥运奖牌相对价值感知,接下来将从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揭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儿童时期经历如何塑造成年人幸福感。Fleche等学者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上的一篇研究《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Family and Childhood on Adult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British Cohort Data》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证据。

不同于以往仅研究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节点的幸福感,这项研究通过结合两个英国大型队列数据集,创新性地估计了儿童时期家庭环境和经历对不同年龄阶段成人幸福感的生命周期影响。研究所采用的第一个数据集是国家儿童发展研究(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NCDS),涵盖了约17000名1958年在英格兰出生的儿童。第二个数据集为1970年英国队列研究(British Cohort Study,BCS),跟踪了约17000名自出生至42岁的个体。研究的核心被解释变量个体不同年龄时期主观幸福感都是由个体对迄今为止的生活满意程度来评估。而核心解释变量童年经历被汇总为五个综合指标:智力表现、良好行为、家庭经济、情绪健康和家庭心理社会(如附录表B1和B2所示)。

在基准结果表2中,作者采用了BCS和NCDS两个队列的数据,发现童年经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BCS数据涵盖26岁、30岁、34岁和42岁,NCDS数据涵盖33岁、42岁和50岁)。总体而言,童年时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心理社会环境、情绪健康和智力表现均显著影响成年后的幸福感,其中童年情绪健康影响最为显著。有趣的是,对于1958年NCDS数据,良好行为对成年后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而在1970年BCS数据中,良好行为对成年后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增强,重要性仅次于情绪健康。这种代际差异可能反映了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和不同出生年代个体成长环境差异的作用。

进一步作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还得出其它一些重要结论:如童年经历对成年后不同年龄阶段的幸福感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且童年情绪健康在成年后的幸福感中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智力表现更多通过成年时期的教育成就、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间接作用于成年后的幸福感;而情绪健康较好的儿童在成年后往往拥有更和谐的婚姻关系,这直接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04 

幸福感 & 当前经济环境

除了童年经历外,De Neve等(2018)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的题目为《The Asymmetric Experi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Global Evidence Us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Data.》的研究发现,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影响显著影响个体幸福感。

研究综合采用世界上三个大型幸福感数据集:一是时间跨度超40年的欧洲晴雨表(The Eurobarometer),二是涵盖150多个国家地区的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The Gallup World Poll,GWP),三是具有230余万观测数据的美国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The U.S.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BRFSS),综合检验了经济增长或衰退是否影响居民幸福感。结果发现,个体幸福感对经济负增长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对同等经济正增长的敏感度,这种不对称性表现为负增长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增长至少两倍。从人类福祉角度看,大约需要2%至6%的经济增长才能抵消1%经济衰退对个体幸福感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分析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结果的稳健性可能受到20世纪末期全球经济大衰退冲击,而GWP(2005-2013年)和BRFSS(2005-2010年)样本期间都涵盖了这个经济异常衰退期。因此,作者补充采用欧洲晴雨表(The Eurobarometer),验证了这一不对称性结论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长期数据中依然成立。而在讨论部分,作者提出关于宏观经济波动为何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不对称影响的两种可能性解释:

(1)基于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的“损失厌恶”效应。由于个体对负面事件的反应往往更为强烈,因此经济衰退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失业带来的非金钱性负面影响。经济衰退期间,失业率上升不仅减少居民收入,还可能引发心理压力增加等负面效应。此外,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个人挤占消费,而不成比例的福利损失会进一步削弱个体幸福感。

然而考虑到研究主要关注宏观经济的短期逐年波动,作者提出一种可能假设是,周期性衰退可能会抵消长期经济扩张带来的福利收益,导致生活满意度的净变动接近于零(如下图 图2所示),但有待后续研究验证。

总得来说,上述三篇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Choi等人(2017)从心理学实验探讨了个体内在幸福感如何影响其对奥运奖牌价值的认知,发现幸福感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重视银牌和铜牌,并更偏好“奖牌总数”评估法。Fleche等(2021)和De Neve等(2018)则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童年时期经历和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尽管这些研究的切入点各异,但都较为新颖地采用多个数据集作为互相对照印证。同时也必须指出,现有文献关于幸福感衡量更多还是采用主观评价,由于测量方法和文化背景等差异仍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巴黎奥运会虽已落幕,但人生赛程仍在继续。上述研究或许为我们提供一个契机,去重新审视在赛场内外“金牌至上”观念及其产生根源。其实无论在某一时刻是否“夺冠”,每一次付出都让我们离自我之“巅”更进一步,都值得一声喝彩和肯定。

Abstract 

(1) The present research examined whether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perceived the value of Olympic medals (i.e., Gold, Silver, and Bronze) differently. We hypothesized that, compared to unhappy people, happy people would perceive greater value for silver and bronze medals in relation to a gold medal because happy people habitually savor even small things more than unhappy people. In support of our argument, happy relative to unhappy participants preferred more the total-medal method (i.e., counting all medals, regardless of color) over the gold-first method (i.e., counting only gold medals) for the Olympic medal ranking (Study 1). In addition, happy people believed that smaller numbers of silvers and bronzes would be equal to one gold in value than unhappy people (Studies 2 and 3). Moreover, the belief about the frequency-not-intensity principle of happiness mediated the effects of happiness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value of medals (Study 3).

(2) To what extent do childhood experiences continue to affect adult wellbeing over the life course? Previous work on this link has been carried out either at one particular adult age or for some average over adulthood. We here use two British birth-cohort datasets (the 1958 NCDS and the 1970 BCS) to map out the time profile of the effect of childhood experiences on adult outcomes, including life satisfaction. We find that the effects of many aspects of childhood do not fade away over time but are rather remarkably stable. In both birth-cohorts, child non-cognitive skills are the strongest predictors of adult life satisfaction at all ages. Of these, emotional health is the strongest. Childhoo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ood conduct in explaining adult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earlier NCDS cohort, whereas this ranking is inverted in the more recent BCS.

(3) Are individuals more sensitive to losses than gains in terms of economic growth? We find that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re more than twice as sensitive to negative as compared to positive economic growth. We use Gallup World Poll data from over 150 countries, BRFSS data on 2.3 million U.S. respondents, and Eurobarometer data that cover multiple business cycles over four decad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policy and the nature of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8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