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钟粤俊
文章来源:Matsuyama, K. (2009). Structural change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A global view of manufacturing declin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7(2-3), 478-486.
 
一、故事梳理
 
最近在阅读关于开放经济下的结构转型的文章,这篇文章简单而不失一般性,模型进可往复杂的改、退可往更简单的写。文章的基本结论:技术进步是否促使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在封闭的经济下是会的;但是在开放的经济下是不一定的。
 
背景:在许多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业的就业比重在下降,对这种趋势的常见的解释就是: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随着技术的上升,生产同等或更多数量的商品只需要更少的工人。除非生产率的提升导致了对制造业商品有更多的需求,否则制造业部门的部分工人将随着制造业的生产率的提升而转到其他更高劳动力需求的部门工作,例如服务业。然而,跨国经验研究,少有证据发现制造业部门有更高的生产率会出现更快的制造业就业下降。例如,Obstfeld and Rogoff (1996)发现,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速度比美国和英国慢;一些太平洋国家(韩国、香港、台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的就业比重在上升。
 
理论:Productivity-based theory对上述背景的解释是:类似韩国等国家的制造业生产率提升较其他国家更快,扩大了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其国内制造业工人的就业比重变化并不明确(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取决于影响劳动力就业比重的相对供给效应和贸易效应),但其他国家(生产率提升较慢)的制造业工人会流向其他部门。
 
逻辑:技术的提升通过2个机制影响本国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供给效应(收入效应)和贸易效应。相对供给效应会降低劳动力在本国制造业部门的就业比重,若Manufacturing(制造业,下文简称M)和Services(服务业,下文简称S)商品不是完全替代关系,M部门更有生产效率时,S变得相对稀缺(scarcer),劳动力会从M部门转向S部门,M部门的就业比重下降;贸易效应会增加有更高生产率国家(假设为本国)在M部门的就业比重,因为技术变化快的会有比较优势。供给效应和贸易效应对本国M部门就业比重的一负一正的影响,使本国M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方向不确定,但是会降低其他国家(生产率低)的M部门就业比重。这解释了为什么跨国的经验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技术提升伴随着其M部门就业比重提升。
 
二、理论分析
 
开放经济下,假设世界包含2个经济体:本国(Home)与外国(Foreign)。3类商品:计价O商品,制造业M商品,和服务业S商品。O和M商品可以进行无成本的贸易交换(不少其他文献的做法是假设存在贸易的冰山成本 Iceberg Cost),S商品不可贸易。O商品是2个经济体的禀赋商品,各有y单位,无需生产;2个经济体各有1单位劳动力,在M和S部门就业。为简单处理,假设2个经济体都生产M和S商品,但在M和S部门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定义AM(AM*)和AS(AS*)分别为M和S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表示Foreign)。定义PM是M商品的国际价格,W(W*)是本国(外国)的工资率,PS(PS*)是S商品在本国(外国)的价格。
 
 
 
三、比较静态分析看结构转型
 
存在收入弹性差异。假设(此时S和M商品是完全替代,对做其他假设也可以,收入弹性差异体现在不为0,对M的需求增加没有收入增加快,对S的需求增加更快),Eq. (5)表示为:
 
四、启示
 
1、解释了中国制造业在2012年以前,为什么随着技术提升,就业比重也有上升(这个上升具体是政策扭曲还是Productivity-based theory的效应,这里不做讨论哈),这个模型可以对接加入WTO的相关文献;
 
2、解释了生产效率的变化怎么影响结构转型(虽然文章仅从就业角度看,但是可以拓展到相应的部门人均产出);
 
3、Productivity-based theory的使用是有其自身的前提假设的,我们在用这些理论的时候还是要把这些理论的前提遵守好(作者Matsuyama写这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出那些使用跨国证据来检验封闭经济模型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4、文章在做理论检验的时候,为使推导简单,对模型设定比较简单,在拓展的时候,可以对生产函数等的设定更切合现实(比如生产函数不是简单的线性结构)。
 
这篇推送文章不涉及相关的Calibration和实证分析。如果想了解这支文献相关的Calibration分析,可以看看下面的几篇类似的文章(Structural Model的标准范文,模型推导+Calibration):
 
a) Herrendorf, B., Rogerson, R., & Valentinyi, Á. (2014). Growth an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 2, pp. 855-941). Elsevier.
 
b) Teignier, M. (2018). The role of trade i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30, 45-65.
 
c) Uy, T., Yi, K. M., & Zhang, J. (2013). Structural change in an open econom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60(6), 667-682.
 
d) 郭凯明、杭静、颜色,2017,《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3期。(PS:这文章的做法同前面的Zhang Jing老师JME的文章很像哈)
 
Abstract
 
Thispaper presents a simple model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which productivity gainsin manufacturing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global trend of manufacturing decline,and yet, in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faster productivity gains inmanufacturing do not necessarily imply faster declines in manufacturing. Indoing so, it aim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pitfall of using thecross-country evidence to test a closed economy model, and argues for a globalperspecti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ross-country patterns of structuralchange, one needs a world economy model in which the interdependence acrosscountries is explicitly spelled out.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8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