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陈宏伟
 
原文信息:Chang-Tai Hsieh and Ralph Ossa. 2016. A global view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02(7), 209-224.
 
原文作者信息:Chang-Tai Hsieh and Ralph Os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NBER,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论文简介
 
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增长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全球实际收入?本文通过测量中国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将这个经典问题用数据来进行检验。文中使用量化交易模型,估计1995年至2007年间中国的生产率增长,并计算如果只有中国的生产率发生了变化,那么世界各地的真实收入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的主要发现是中国生产率增长的溢出效应很小。通过对1995-2007年,世界上14个最大的经济体的研究,他们发现累积实际收入的影响范围从最高为-0.2%的损失到最高0.2%的增益,平均效应为零。
 
研究背景
 
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经典观点是,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增长会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其他国家的实际收入。这可能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模式中为人所熟知,这表明实际收入可以因贸易条件效应而变化。但新兴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也暗示了这一点,这表明进一步存在利润转移或公司分配效应。可是,这些溢出效应的标志在理论上是模棱两可的,各国可能从贸易伙伴的生产率增长中受益或受损。
 
鉴于中国惊人的生产率增长,这些经典分析已经获得了新的关注。例如,他们澄清在什么样情况下中国的提升可能会损害其他的贸易伙伴,从而解决广泛关注的问题。比如如果中国的生产率增长有偏差,在中国是净进口国的行业,中国的贸易伙伴将遭受不利的贸易条件影响。而且,如果生产率增长偏向于企业特别有利可图的行业,他们将遭受不利的利润转移影响。最后,如果生产率增长偏向于消费者对国内品种变化特别敏感的行业,他们将遭受有害的公司迁移影响。
 
在本文中,他们使用量化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来衡量中国生产率增长的溢出效应。他们的模型包括理论文献所确定的三种溢出效应,并详细说明了具有多个部门、多种因素,现实的投入-产出联系等的丰富的经济环境。他们的方法是首先估算中国的行业生产率增长率,然后用他们的模型计算如果只有中国的生产率发生变化,全球实际收入会发生什么影响。他们设计了一个计算模型,因为他们想分离出中国生产率增长的溢出效应,以控制同时影响世界经济的所有其他冲击。
 
已有的理论文献中对这方面有相当多的关注,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相对较少。 本研究主要是在Eaton和Kortum(2002)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他们通过量化假设的美国和德国的生产率冲击对其他OECD国家的溢出效应来说明他们的开创性框架。伊顿和科尔托姆的框架仅以交易条件效应为特征,但没有明确的分拆或利润转移效应,因此忽略了生产率冲击传递的一些渠道。此外,它根据比较优势预测完全专业化,但只允许总生产率冲击,使生产率增长总是偏向于出口。
 
论文结构
 
本论文的主要结构包括:第2部分介绍了一个说明性模型,旨在以尽可能清晰的方式传达他们的方法。第3部分将这个说明性模型沿着多个维度进行扩展,以开发更现实的定量框架。第4部分转向实证应用,其中他们使用这个更真实的框架来计算并显示数据,参数估计和结果。
 
研究结论
 
他们的研究发现,他们样本中所有国家的溢出效应都很小,范围从累计实际收入损失最多为-0.2%,累计实际收入最多为0.2%。这个结果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2007年中国进口仅占总支出的一小部分,平均仅为1.3%。其次,中国的生产率增长没有表现出任何前面所述的强烈偏差,因此产生的贸易条件,企业分配,并且利润转移效应没有明确的标志。
 
他们选择使用模型来量化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溢出效应有利有弊。主要优点是它能够控制持续不断地冲击世界经济的所有其他冲击因素,从而清楚地分离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的缺点是他们必须保持假设,即他们的模型是对现实的准确描述,而对于更简化的方法来说,这是不必要的。总而言之,他们的研究结果必须谨慎解读,并可能被认为是提供了数量级的意义。
 
无论如何,他们的分析只是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在许多可能的扩展中,一个特别有趣的扩展是让总体制造业就业对生产率增长做出内生的回应。一方面,这将抑制中国的相对工资增长,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带来贸易条件收益。另一方面,这将把总体制造业就业转移到中国,从而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公司的分拆和利润转移损失。鉴于样本期间观察到的中国城乡迁移的程度,这些对中国的影响可能在数量上非常重要。有关本文更详细的分析,还请查看原文。
 
Abstract
 
How does a country’s productivity growth affect worldwide real incomes through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is classic question to the data by measuring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China’s productivity growth. Using a quantitative trade model, we first estimate China’s productivity growth between 1995 and 2007 and then isolate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real incomes around the world if only China’s productivity had changed. We find that the spillover effects are small for all countries in our sample, ranging from a cumulative real income loss of at most −0.2% to a cumulative real income gain of at most 0.2%.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709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