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龚剑
 
原文信息:Lavoie, M., & Stockhammer, E. (2013). Wage-led growth: Concept, theories and policies. In Wage-led Growth (pp. 13-39).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1月31日起,德国金属工业工会组织30万名汽车行业工人举行罢工,罢工持续一周,终获胜利,工人的劳动时间将下调至每周28小时,工资也将于今年4月起上涨4.3%。德国汽车工人罢工事件又一次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至劳资关系上来。
 
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拉沃(Marc Lavoie)和斯托克海默(Engelbert Stockhammer)主编的Wage-led growth:An equitable strategy for economic recovery(中译名《工资导向型增长:经济复苏的公平策略》)一书于2013年面世,该书的研究对象正是劳资关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中第一章由两位主编合写,从概念、理论和政策三个方面,阐述了工资导向型增长的含义。
1.概念:分配政策与经济体制
 
作者在为工资导向型增长构建分析框架时,提出了两组概念:第一组包括两种分配政策,即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和偏向劳工的分配政策;第二组包括两种经济体制,即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和利润导向型经济体制。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分配政策和经济体制加以区别,分配政策同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有关,经济体制同收入分配变化的经济效应有关。
 
分配政策是指政府能够借助税收政策、社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书中的表1.1列举了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和偏向劳工的分配政策,内容如下:
这两种分配政策的直观区别是:在偏向劳工的分配政策下,实际工资的增长率会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在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下,实际工资的增长将不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经济体制则着眼于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利润导向经济体制是指收入分配向利润转移,将会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的经济体制,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则是指收入分配向利润转移,将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经济体制。书中的表1.2概括了这两种经济体制的定义。
把分配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分析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到表1.3,这两种分配政策和两种经济体制构成四种不同的组合。如果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与利润导向型经济体制相结合,会导致利润导向型增长过程。相反,如果偏向劳工的分配政策与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相结合,会导致工资导向型增长过程。但是,如果在另外两种组合中,会引发滞胀。在实践中,不一致的分配政策和经济体制会朝着不稳定的增长模式发展,因为此时增长不得不依赖于外部刺激。
工资导向型增长,是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经济体的关键特征,此时福利国家崛起,开启了增长的黄金时代,实际工资上升,劳动生产率和利润同步增加,实现了工人和雇主的双赢。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里根政府为代表的”涓滴经济学”开始推行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他们宣称:伴随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利于雇主的劳工制度与劳工法律,工资节制终将有利于经济稳定和生产率提升。在”涓滴经济学”的作用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8年,G20各国工资占GDP份额悉数下降(参见该书导论表1),2007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映证了利润导向型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表1.4涵盖了上述两种情形。
在表1.4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形:右上角的情形是指经济体制转变对分配政策的反作用,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撒切尔夫人通过削弱工会集体谈判等方式,以“社会改革”的名义推行新的分配体制;左下角的情形是指在偏向资本的分配政策和工资引导型经济体制相抵触时,诉诸债务导向型增长或出口导向型增长。
 
2.理论分解:需求体制和生产率体制
 
上文交代了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和利润导向型经济体制的定义,作者为了进一步区分这两种经济体制,又提出了需求体制和生产率体制等概念。
 
生产率体制的主要命题,正是探讨工资份额对投资额,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如果工资份额上涨阻碍了增进生产率的投资,劳动生产率将下降,则可称为利润导向的生产率体制,如果工资上涨迫使资本家从事增进生产率的投资,劳动生产率因之上升,则可称为工资导向的生产率体制。
 
作者将工资份额对生产率的效应视作两种效应的总和:其一是局部生产率效应,这是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无论是工资导向的生产率体制还是利润导向的生产率体制,工资份额提升都增进资本密集型投资,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二是间接生产率效应,后凯恩斯经济学家称之为卡尔多-凡登效应,卡尔多和凡登认为,在GDP增速和劳动生产率增速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换言之,需求导向型增长将会对增长的供给组成部分产生影响。在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中,工资份额增加或实际工资增加将会导致经济增速提高,卡尔多-凡登效应为正,从而强化原本为正的局部生产率效应,可是在利润导向型经济体制中,工资份额增加或实际工资增加将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对劳动生产率对影响为负,即卡尔多-凡登效应为负,此时的生产率总效应需要取决于局部生产率效应和间接生产率效应的绝对值大小。
 
3.政策含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替代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工资既是生产的成本,又是需求的来源。工资份额的增加会产生多种效应,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资调节有助于利润增加,继而带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然而,从上文对生产率效应的分析来看,在工资主导型经济体制中,工资份额增加或实际工资上涨将有可能既增加总需求,又提高劳动生产率。工资导向型经济体制,也就构成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替代,在尚未走出危机的当下,应当着眼于构建偏向劳工的分配政策,调高最低工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工会立法,提升工人的集体谈判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重构金融部门,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革除不稳定的金融创新,加征金融交易税,等等。
 
文章原题为:工资导向型增长简述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8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