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郝翠红
 
原文信息
 
“Specialization Then and Now: Marriage, Children, and the Gender Earnings Gap across Cohort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31, No. 1 (Winter 2017), pp. 183-204.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工资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这种收敛的趋势在2000年以后又开始放缓了,因此,性别工资差距始终存在。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劳动力市场技能(以教育和工作经验衡量)的提高是导致1980年到2000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如今,人力资本特征差异只能解释很小一部分性别工资差距。事实上,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已经高出了男性,但这并没有使得性别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Bertrand,Goldin和Katz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职业生涯初期的工资水平较为接近,但性别工资差距随着时间而扩大,孩子的出生是导致性别工资差距扩大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本文考察了婚姻、孩子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并比较了这种影响在不同出生队列(1936-1985)的差异,以考察由婚姻和孩子导致的性别工资差距随时间的变化。
 
2 理论机制
 
由Becker提出的家庭分工理论表明,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中的一方专业化从事市场活动,另一方专业化从事家务劳动,双方通过贸易可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常来说,男性在市场活动上具有优势,因此,这种性别分工将导致已婚男性工资收入的提高和已婚女性工资收入的下降。但是,随着一系列的技术进步(更加偏向认知技能、更多节省劳动力的家务设备等),男性和女性在市场活动和家务劳动上的生产率更加相似了,因此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男主外,女主内)就会减少,从而有助于缩小夫妻之间的工资差距。孩子对夫妻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与婚姻类似,由于女性是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因此母亲的工资往往要低于同等条件的单身女性的工资,即存在“母亲惩罚”效应。那么是否相应存在“父亲溢价”效应呢,大部分研究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根据理论模型的预测,由婚姻和孩子造成的性别工资差距会随着时间而缩小,接下来需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进行检验。
 
3 实证模型和结果
 
3.1实证模型
 
其中,i表示个体;C代表不同的出生队列(1936-1945,1946-1955,1956-1965,1966-1975,1975+);t代表时间;M表示婚姻状况,已婚为1,未婚为0;K表示两个与孩子相关的变量:一个为6-17岁孩子的数量,另一个为是否有6岁以下的孩子;X为控制变量。
 
3.2实证结果
 
表1分别给出了全样本和只有全职样本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全样本还是只有全职工作的样本,婚姻对1966年以前出生的女性具有负向的影响,但对1966年以后出生的女性则具有正向的影响,而男性的“婚姻溢价”在不同出生队列间的变化并不大,因此,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由婚姻带来的性别工资差距缩小了。有0-6岁的孩子以及6-17岁孩子的数量对女性的工资具有负向的影响,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而变小,而“父亲溢价”在不同出生队列间同样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由孩子带来的性别工资差距也缩小了。
 
作者进一步运用Oaxaca-Blinder方法分解了婚姻和孩子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贡献,由于不同出生队列组的平均年龄不同,为了可比性,作者只比较了不同出生队列组在30岁和40岁时的性别工资差距。从表2第2列可以看出,无论是在30岁还是40岁,越靠后的出生队列的性别工资差距越小,第4列为由婚姻引起的性别工资差距,也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而缩小,第4列与第2列的比值即为婚姻的贡献度,该比值也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而减小,即婚姻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贡献度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而下降了。第6列和第8列之和为由孩子引起的性别工资差距,尽管绝对值随着出生队列的靠后在减小,但贡献度(第6列和第8列之和与第2列的比值)却基本是稳定的。
 
4 结论
 
由于技术进步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分工模式将不再像以往那样性别化(less-gendered),因此由婚姻引起的性别工资差距将会缩小,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由孩子引起的性别工资差距则相对稳定,这意味相比男性,女性仍然要承担更多照料孩子的责任。尽管分工模型预测,随着男性和女性在生产能力(productive capacities)上变得更加相似,性别工资差距将会缩小,但是由于成为母亲导致的性别工资差距在很长时间以内都将无法消除。
话题:



0

推荐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

1687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香樟经济学术圈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此平台主要推送国外经济学领域经典前沿论文,发布国内外经济学相关资讯,以及香樟经济学者圈的相关活动公告。 期待能够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国家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微信订阅号:camphor2014。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