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推文人 | 李启航
原文信息
Focke F, Maug E, Niessen-Ruenzi A. The impact of firm prestige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6, 123: 313-336.
文章思路简介
在每位博士毕业,准备投身伟大的科研事业,选择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时候,要面对一个选择(前提是有这样选择的本事):要待遇还是要平台?一般而言,较高水平的高校,给的安家费和科研资金不会高于较低水平的高校,但大多数青年博士们会就高不就低,欣然选择更高的平台,在大城市艰苦创业。这些选择的艰辛和痛苦,大家天天见到甚至亲身体会,就不用我多说了。
那么,上市公司CEO,是否也面对这样的选择呢?Focke、Maug和Niessen-Ruenzi最近发表于JFE的一篇文章指出,即使对于这些指点江山领导大局的精英,“好企业”对于他们的薪水选择也有影响,如果就职于《财富》杂志美国最受尊敬的公司,总薪酬平均下降8%。换句话说,只要公司名声好,给钱少我也干了。
这篇文章的一个特征是用了一系列的微观计量方法,包括PSM、DID和RDD,而且对于机制的计量识别设计做得非常细致,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其他主要解释。
背景简介
在JFE之前的一篇文章中,Jin Xu和Jun Yang(2016)从另一个视角,研究了高管签约奖金(Golden Hello)发现高管签约奖金主要发生在那些信息不对称、天生风险较高的公司以减轻高管对解雇风险的担忧(我在这两篇文章之间犹豫了一下,鉴于方法和技巧选择了本文)。而本文则侧重于好的“名声”对于高管薪酬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
文章先引用了一句亚当斯密的名言——公众的赞赏本身就是一种奖金。引出主题后,提出两种机制:首先,首席执行官们可能会放弃部分薪酬,以换取在一家享有声望的公司任职,因为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社会认可和美誉,而不只是履行一个工作。第二,CEO可以从服务于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中获得正面的职业生涯收益,从而增加之后获得高薪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找了一些“侧面印证(Anecdotal Evidence)”放在附录里面,其中包括美国的大学教授(A1.3)和大学校长(A1.4)的薪水,挺有意思的,和国内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研究思路与实证策略
研究思路到这里大家也能够想到了,研究的基础是找到一个标准来衡量“受人尊敬”,恰好财富杂志(大家知道有个SSCI期刊叫Fortune吗,不要告诉我就是它)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年评选一下“美国最受人尊敬的企业(America’s Most Admired Companies,MAC)”。
首先,作者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好名声能当饭吃的事实,还做了一系列的匹配和双重差分,为了把因果效应做扎实,又做了RDD,结果更惊艳了。
然后,机制分析就上了。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接,把GSS测算的某个州大家对于社会地位的理解偏好放进去(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地方的人更看重什么”,这东西确实很有普适性,比如山东人对当公务员和老师高看一眼,所以山东籍的官员和博士……),不出意外的发现,当某个企业总部处于更偏好于“名声”的州,上述效应就更加强烈,机制一通过。机制二使用对比是否有受尊敬企业背景的CEO是否更容易获取董事会席位和执行董事,同样得到了证实。
下一步,开始分析是否有别的可能导致了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比如受人尊敬的公司是否同时具有强大独立的董事会,而这会导致CEO的工资下降,或者是好公司让CEO有机会“出头露脸(limelight)”,结果都没有得到支持。
文章的文献综述虽然不长,但很集中,有做毕业论文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本文的实证结果超多,目前做公司金融的顶级文章在吸收了经济学的方法之后,简直是细腻到了极点,Table1-Table11(大部分是全页大表)穷尽了能做出来的所有稳健,简单汇总一下就是:上面说的都是对的。
感想与评价
本文吸引大家的地方,相信在于感同身受的体验:如果放弃目前的教职,到清华当个助教,大家想不想去(已经在清华的读者就不用回答了)?技术方面而言,公司金融与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劳动经济学的结合,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劳动经济学提供方法和理念,财务和治理提供数据与规范,相信这一合作在劳动经济学和公司金融与治理两大领域,都会在未来产生出更多精彩的研究。
原文摘要
We show that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CEOs) of prestigious firms earn less. Total compensation is on average 8% lower for firms listed in Fortune’s ranking of America’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We suggest that CEOs are willing to trade off status and career benefits from working for a publicly admired company against additional monetary compensation. Our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is based on matched sample analyses,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regressions, and a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We perform several robustness checks and exclude many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including that firm prestige just proxies for better corporate governance or for increased exposure of the pay-setting process to media attention.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