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信息:吕越,罗伟,刘斌. (2015). 异质性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效率和融资的视角[J]. 世界经济,08:29-55.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通讯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国际生产分割、全球采购、外包、公司内贸易等新型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促使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在各国之间不断延展细化,并逐步塑造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体系。传统的“国家制造”已经转变为“世界制造”,“货物贸易”也已变成“任务贸易”。这一新趋势挑战了国际贸易理论对企业国际化的认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将出口规模视为评价一个企业国际化程度以及全球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在“世界制造”的时代,企业不再提供全部产品,仅仅负责其中的一个或部分任务,其出口(或产出)价值包含来自从国外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自身创造的增加值仅构成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在全球价值链已经广泛渗透的今天,除继续用出口分析企业的国际化,还应该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予以更多的关注。
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对企业异质性的最新关注,本文将探讨效率、融资等常见的异质性因素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关联,一方面,我们试图证明,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企业的其他异质性因素存在内在联系,而非现有GVC分析框架所假定的那样——企业只从事价值链的一个任务,其GVC嵌入程度取决于模型设定的价值链细分程度,而企业的GVC位置取决所选任务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估计企业效率和融资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的方向和大小,为后续构建异质性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模型提供经验证据。
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是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在合并时,本文参照了Upward(2013)等的方法,采用未剔除任何企业的原始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数据分两步进行匹配。考虑到《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存在指标缺失、指标异常等问题,本文在计量估计过程中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筛选,包括删除企业工业总产值、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缺失的观测值等等。另外,为了较好的与各个数据库实现衔接,我们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制造业企业。
描述性统计
根据四种企业的国外增加值率测算方法,运用整合后的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测算了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总体来说,采用方法3和方法4修正后的国外增加值率要普遍高于方法1和方法2的测算结果,其中以造纸及纸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国外增加值占比最高。平均来看,我们采用方法4和方法3测算的企业国外增加值率要高于方法1近8%左右。此外,从具体行业来看,占中国出口贸易额42%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国外增加值率也是较高的(列第五位) ,说明我们的主要优势出口行业中很大一部分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投入依赖于国外的进口,同时该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也较为突出。
图2中,我们将企业按照效率水平的高低划分为10组,并将其对应的四种方法测算的国外增加值率列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随着企业的效率水平的提高,四种方法测算的企业的国外增加值率显著提高,其中以第四种方法测算的结果表现的最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效率水平越高会使得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越高的结论,但仍然需要后续的实证分析做进一步的验证。
在图3中,我们将企业按照融资约束综合指标的大小排序后分为10组,并分别将对应的四种方法测算的国外增加值率采用组装图的方法列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种方法测的结果均表明,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的企业,其国外增加值率越小,且这一现象在第四种测算方法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统计结论,即融资约束的扩大会阻碍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为此,我们将在后续的计量分析中为该现象提供更加详实的经验证据。
实证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企业效率改善将促进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我们研究发现了效率是决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程度的关键因素,且其影响在控制其他企业异质性因素、剔除加工贸易或动态分析中仍然稳健成立。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进出口国,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新兴分工体系中,仍然面临较为严重的价值链“低端锁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产业竞争力等困境。因此,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贸易结构,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是实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的先决条件。
第二,企业的融资约束会阻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与异质性贸易理论所强调的类似,金融异质性与效率都是解释企业开展国际化行为的重要原因,面临融资约束越大的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时无法充分满足前期垫付资金的需要,导致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能力和条件不足,阻碍其在价值链中的垂直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增长速度换挡期,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坚持市场取向,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能够反映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金融抑制,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促进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在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的基础上,为探寻全面实现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的有效途径奠定基础。
第三,动态分析得到了较有趣的结论,对于连续出口型企业来说,融资约束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对于第一次出口的企业,融资约束对其垂直专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由于潜在的调整成本、未来需求和信贷条件的不确定性,连续出口型企业并不急于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或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使得短期中融资约束对存续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的影响要小于对整体样本中企业的影响。相反,第一次出口的企业只有满足更高标准的流动性要求才能实现国际化经营,导致了融资约束对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的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的研究对于当前开展的金融市场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建议,为尚处于成长期的本土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将对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我们对效率与企业的价值链嵌入是否存在U型关系的讨论后,发现效率和GVC嵌入的确存在U型关系,企业效率水平对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存在重要的“阈值”。但进一步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样本企业中效率对价值链嵌入的积极作用是普遍存在的。此外,我们发现加入效率和融资约束的交叉效应后,该变量对企业的价值链嵌入度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该结果还表明,如果企业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时,效率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的积极作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第五,我们还对效率和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程度的具体作用模式作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与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会强化或者抑制了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总体上来看,融资约束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强化或者削弱了对企业参与价值链程度的影响,效率因素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总结
异质性贸易理论假定企业间面临的要素成本相同,企业的异质性仅仅表现在生产效率上。然而,由于金融市场摩擦普遍存在,尤其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因此企业获取外部资金需要支付额外的融资成本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融资能力的差异也是企业异质性的来源之一,而该文的贡献之一就是同时考虑了效率和融资的双重异质性。另外,作者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测算企业出口的海外增加值率(Foreign Value Added Rate, 简称FVAR),综合考虑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使用进口中间投入的差异,一般贸易进口品被区分为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的可能性,以及通过贸易代理商间接进口等问题,深入刻画了中国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布局,对深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必要,以及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摘要:本文采用4种方法测算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中的嵌入程度,考察效率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效率企业更倾向嵌入全球价值链,而融资约束会形成阻碍;动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参与GVC的消极影响仅体现在企业是否参与GVC的决策上,而效率对企业的GVC参与程度也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效率与GVC嵌入呈现U型关系。这些发现对深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0
推荐